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奥赛“无用论”有没有真道理
//www.workercn.cn2015-12-10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近日,一位有着3年竞赛经验的大学生致信某媒体,用亲身经历讲述了对“竞赛党”的看法。针对竞赛是陷孩子于“水火之中”的言论,这名同学认为,竞赛过程的枯燥与艰辛,只有真正有天分且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才能坚持下来。竞赛是一种“中国式的精英教育”,更是一种人生洗礼。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奥赛的争议不绝于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奥赛的作用?

  回归奥赛本源要摒弃功利化

  ■王凯

  纵观这些年来奥赛选拔、培训、参赛的基本流程可以发现,奥赛已经渐渐成为并行于常规学校教育的另一条教育线,而现状就是有一大批孩子正在这条教育线上拼搏着、坚守着、期望着。如果本着“人是理性的”这一基本逻辑,那么从事一项活动总要有目标,有所收获,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被诸如高招、小升初这样的目标所绑架,奥赛就会在功利化中丧失自我。因为,这样的绑定已经让学生和家长在思考“可以从奥赛中得到什么?”而不是“会从奥赛中真正学到什么?”

  奥赛的选拔过程是真正的大浪淘沙,万中选一。不排除有真正对奥赛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在孤独中坚持,能够通过不断刷题来应对庞杂的信息。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学阶段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在常规学校课程学习尚不能完全抛开的前提下,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刷题中,相当于选择性放弃了其他可能更有意义的学习,这类似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家长是导致奥赛过分功利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是否有潜质,大部分家长在将孩子送去培训时的确是抱着实际感受一下、试一试的想法;另一方面等他们的投入逐渐加大时,不可避免地会要从奥数中“获取什么”。为了避免因为被淘汰而失去一条升学捷径,家长于是“威逼利诱”“苦口婆心”地规劝孩子在枯燥和重复中坚持。家长的功利化也在倒逼学校,当前较少有学校会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科潜质等进行测定与分析。

  去除奥赛的功利化,现如今在国家层面已经进入实操阶段。《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明确提出,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当然也不是一棍子打死,还留了开放口,允许“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逐步去除功利化是给奥赛泼一泼凉水,当奥赛不再跟加分有直接关联后,奥赛的竞争性目的就会弱化,奥赛的发展会逐渐回归本源,学生的参与也会变得理性,他们会思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是否能一直坚持,是否因参加奥赛丧失了其他学习机会而不后悔?

  去除功利化不是一刀切,在某一学科有特长的孩子在现行的高考框架下难以升学时,可以允许他们通过奥赛获得避开高考、直接进入大学的机会。去除功利化不是去除权利化,要将奥赛与招生的关联权让渡给大学,由他们在自主招生中自行判断和录取。

  奥赛的关键不在“赛”,奥赛的魔力也不在“赛”,而是通过奥赛对某一学科进行深度、前沿、高端的研究。奥赛目前“先圈养”后选拔的培养体系,明显脱离了中学的教育轨道,在去除功利化后,可以考虑与学校多样化课程衔接,与学校分层教学、走班教学衔接,只有这样才能让奥赛走下神坛,走出风口浪尖,引导家长和孩子从“可以从奥赛中得到什么”转向“能从奥赛中真正学到什么”。

  (作者系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封杀奥赛同样是非理性的

  ■储朝晖

  前几年非常态的“全民奥数”,引发了一些人对奥赛的一片讨伐声。这种声音缺少的依然是理性,只有回归理性,让竞赛回归常态而非变态,才能真正发挥竞赛对人的成长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将竞赛推向变态的不是竞赛本身,而是外部所能许可或认可的竞赛过于单一,对竞赛结果又赋值过高,如早年与“振兴中华”“民族荣誉”捆绑在一起,后来又与能否上顶尖大学相联系。在校际差距大的情况下,竞赛成为度量学生的一把尺子,承受了它不应也不能承担的功能。

  同样,将竞赛全盘否定的看法确实在一些人中存在,奥赛无用论或认为竞赛陷孩子于“水火之中”的看法都过于片面。客观、公平的竞赛的价值是不能被抹杀的。事实上,保留竞赛的多样性,依据竞赛的本能为其赋值,常态的竞赛完全可以作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路标和激励。

  从某种程度上说,竞赛过程是不断成长和探索自我的过程。人们可以在竞赛中了解自己的“长短”,找到真实的自己,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和方向;用竞赛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和兴趣,在竞赛中学习他人的成长发展诀窍;通过竞赛丰富自己的知识、体验,在竞赛中培养严谨、拼搏、抗挫的品质;在竞赛中还可结交有共同兴趣的朋友,相互帮助、鼓励。

  但是,任何竞赛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普适的,每一种竞赛都有它适用的人群,仅适用于在该竞赛内容方面有兴趣、有潜能的人,若演变成为了得其利,人人都想参加的活动,必然变质。竞赛只能以人的兴趣为基础,自愿参与;不能左右或压制人的兴趣,更不能无所不用其极地扼杀真正有兴趣、有天赋的人。

  任何竞赛都有适用的环境和条件,超越适用环境和条件的结果是扭曲和失真。常态的社会中需要有依据人的多样性才能建立起来的多样性竞赛,而不能只有或只使用单一竞赛。多样性的竞赛为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提供展示其潜能的机会,整体形成各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的良性生态。因此各种竞赛都需要充分体现参赛者的自主选择意愿,尽可能减少被动参赛者。同时要减少培训因素对竞赛的影响,这样才能使竞赛更加真实,参赛者具有相近的培训度是保持良性竞赛的前提。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竞赛只是对竞赛参与者某一方面潜能状况的测试和比较,是对人进行多元自主测评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方式。某一次竞赛仅能获得个体特定时段内的状态,不能依据一次竞赛的结果对参赛者下全面的判断。竞赛结果可以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可靠依据,但不宜作为唯一依据,不能依据一次的结果就对学生的未来作判断。竞赛结果的解释与竞赛获得名次不能简单等同。增强结果解释的专业性才能有效地利用竞赛。

  让竞赛走出极端,回归常态,既不能因为对升学有益就盲目参加竞赛,也不能将竞赛变味的板子打在竞赛身上,一刀切地取消各类竞赛,禁止竞赛成绩的使用。而是要建立多样化、常态化的竞赛机制,以服务人的成长为出发点,设计、规划好竞赛的每个细节,消除竞赛中把参赛者当作工具的意识、行为和环节,充分利用竞赛为人的成长发展服务。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