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互助,祖国接你回家
“今天,我们接你回家!”为接回滞留海外的湖北籍旅客,中国已派包机分别在泰国、马来西亚、日本三个国家执行了特殊飞行任务,接滞留海外的湖北同胞回国。
《湖北日报》评论认为,隔绝疫情不能隔绝真情与互助。共度时艰,守望互助,不仅是不抛弃每一个身处困境的公民,更关系着疫情防控的大局。无论是乘坐包机平安回家,还是身处他乡宾至如归,都展现了“团结就是力量”,彰显了治理的温度和以人为本,也再一次证明了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和风浪,祖国永远不会放弃你,永远跟你站在一起。
◇知错即改,回应公众关切
针对公众对部分捐赠物资使用中存在的疑问,湖北省红十字会日前回应说,对因工作失误导致捐赠信息发布不准确表示歉意,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强公开捐赠信息的审核。
人民日报客户端评论说,一线防疫医院再三“喊渴”的场面让人费解。当前,如何能把物资迅速、精准、高效分发出去是公众关心的重点。从供给上看,要强化对防护服等医疗防控物资的全国统一组织生产、调度和分配,优先保障重点地区需求;从分发上看,要更加公开透明,任何地方不得截留,确保公众捐赠的医用防护设备用在刀刃上。
◇疏解焦虑,我就是云监工
最近,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建设工地的直播火了。宅在家的网友们围观工地建设,自称监工、包工头,并欣慰于宅在家的日子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云监工”。
光明网评论说,这场慢直播的出现,让全国网友直击医院建设进度,并能够互动参与其中,大大稀释了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这些最真实、感同身受的视频打破封闭,让人们看到武汉在艰难中积极战“疫”的一面并为之加油,也彰显着和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奋勇前行。
◇备足粮草,打赢这场硬仗
近日,全国不少城市推出线上预约购买口罩的服务。为了避免人员聚集,相关功能也逐步改进,部分城市还可以快递送货上门。
《新京报》评论指出,凡是利于保障防疫“弹药”供应的举措,都不妨尝试实施。实行在线预约、摇号购买等口罩采购新规,有助于降低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风险,对于一些买不到口罩的民众也是一种兜底措施。但只有从源头增加口罩生产供应,在增量上缩减供需矛盾,让公众正常购买,让一线医务人员无后顾之忧,才是治本之策。
◇少点形式,莫给防疫添堵
“走访花了6小时,填表却要2小时,这是无谓的消耗”。近日,有基层干部对防疫中各类形式主义颇感无奈。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不足,形式主义不能再给防疫添乱了。
海运仓内参微信公号指出,抗疫阻击战中,时间就是生命,决不能让基层防疫工作被层层叠叠的形式主义拖了后腿。基层防疫工作需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把工作人员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还应精简工作程序,充分发挥一线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统一的沟通渠道,让一线有效的工作方法能够得到及时的传播和应用。
◇心怀敬畏,科研勿忘初心
面对疫情,有的专家学者在马不停蹄地奔走,义不容辞地挂帅出征;但同时也有一些专家在抗击病毒的关键时刻为论文数据打架。
《长江日报》评论指出,真正的科研是有人文关怀的,真正心怀人民的科研学者是有慈悲心的。职称高不代表品格高,有时甚至掩不住袍子下的恶劣。专家学者需要晋升、职称、课题、地位,但不能忘了知识学问的出发点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此次疫情中,变成了一个与国家祸福、群众安危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