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改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 乔宏军
本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可能主要体现在一季度,并集中反映在第三产业。这是因为本次疫情传播性较强,涉及的区域较广、人数较多,封闭、隔离、停工的力度较大。具体而言,受影响相对较大的行业为交通运输和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和租赁及商务服务行业。但是,疫情也将催生部分行业的发展机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疫情在给传统零售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包括新零售在内的新业态市场地位。例如,远程办公、在线医疗服务、线上智能金融服务、手游等行业的景气度呈快速上升趋势。更重要的是,疫情期间消费者习惯的改变,有望拉动这些产业中长期持续蓬勃发展,加速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疫情逐步缓解后,我国经济将会迅速企稳回升,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推动复工应加强产业链沟通协调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赵来军
当前,除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城乡运行、医用物资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生产、饲料生产、市场流通销售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立即复工外,也应支持其他符合防疫条件的企业有序复工。非常时期企业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沟通协调,推动产业链正常运行,释放市场需求。只有下游释放需求,上游供给充足,才能为产业链中各环节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充足的推力与拉力,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正常运转。同时,应鼓励餐饮、外卖、快递、物流、电商等生产服务型企业尽快复工,不仅为其它生产型企业复工提供生活、生产保障,也能减轻疫情对这些企业的冲击,促进这些企业尽快复苏。
鼓励企业探索“智能化+工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郑世林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危害,也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影响。对此,要做好“两条线”作战的准备。“一条线”是抗击疫情前线,防控阻击疫情进一步蔓延:“另一条线”是经济发展前线,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两条线”都很重要,互为支撑。对于生产企业,可以鼓励“智能化+工业”的模式开展创新。首先,一些高技术产业、能源行业、化工行业等已经部分利用机器人取代人工,实现了无人生产工厂。其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造生产线,实现停工不停产。最后,打造企业智能化运作,鼓励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人工智能在产业链上下游应用,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智能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