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隐瞒病情入境,不配享有免费治疗
近日,河北唐山发布通告称,对境外入(返)唐人员刻意隐瞒接触史、旅居史,故意谎报病情或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所有相关治疗费用由本人承担。
人民日报客户端对此评论说,隐瞒病情治疗费自担,合情合理,是否合法尚存争议。但刻意隐瞒接触史、旅居史,故意谎报病情或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危害巨大,会让身边每个人成为直接或潜在的受害者。人们广泛赞同“隐瞒病情治疗费自担”,不是刻意跟隐瞒者过不去,而是希望隐瞒者受到触动,希望其他人引以为鉴,希望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安排防范隐瞒情形再度出现,更是希望疫情防控取得全面胜利,不能因个别人任性而架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效。
◇何时开学不宜一刀切
史上“最长寒假”何时能结束?啥时候可以告别网课,开学复课?步入3月中旬,眼看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看着在家里宅了很久的孩子,“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学”,就自然成了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南方都市报》评论说,对地方而言,本地疫情的风险已经很低,这是开学的前提。但准确判断本地疫情,还不能自说自话,必须依据专家的研判。而即使具备了前提条件,也不能麻痹大意,三个工作不可或缺,一是防控的物资必须储备充足,二是防控的机制不能松懈,三是针对开学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需要准备好周密的预案。什么时候复学这个问题上,扎实、有序比什么都重要。
◇岂能借防疫之名随意收集公民信息
近日,中央和部分地方网信办发布通知,明确要求为疫情防控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针对防疫中出现的非授权、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要开展相关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
《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疫情防控需要大数据技术辅助,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机构和个人可以假防疫之名随意收集公民信息。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事关个人隐私,更是一种私人财产。即便由于疫情防控等事关重大公共利益需要,也必须依法依规采集,严格限定使用范围,不得用于他途。此外,对已采集的信息,应该严格管理,做到安全保密,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疫情过后,对于这些因防疫需要收集到的信息,也应明确规则,妥善处置。
◇关心远方的困厄,也是在关心自己
尽管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次第暴发,对国内公共卫生安全依然是严峻的挑战。
《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在疫情面前,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每个人都以一种沉重的方式,认识到世界各国面对病毒休戚与共的事实。社会大众的“共同体意识”,得到了一次深刻的“集体唤醒”。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相处的大环境。身在其中的世界各国,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体好,各国才能好,每一个普通人也才能好。学着对远方的困厄有真诚的关心,是建立真正能够适应这个全球化时代的现代观念的重要一步。面对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人们还需携手共进,同舟共济,保护我们珍视的一切。
◇医务人员自愿放弃抗疫补助?不妨婉拒他们
日前,云南昭通市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当地医院150余名医护人员自愿放弃申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补助,一些医务人员希望把补助发放给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务人员。
光明网评论认为,应不应该发临时补助,不能与在湖北、武汉的医务工作者相比。只要在这场战“疫”中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都有资格领取这份临时补助。自愿放弃补助的善良、谦让精神可钦可佩,但对这份善意,我们不应该止于感动。让医务工作者获得应得的补助,既是对他们努力和付出的肯定,也是激励。这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权益,更在于形成正向激励和良性的社会互动,激发更多的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敢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