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有财产万千,有人命关天。
这段时间来,新华社记者汤计让“新华社记者”这5个闪闪发光的金子招牌再次增添了光亮。
就轰动全国的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案而言,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司法部门尊重事实、公正执法、让这个冤案得以重审,汤计只是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做了他该做的。但是,如果没有汤计秉持职业良知、坚守社会正义,坚持不懈地采访,如果没有舆论对此事高度关注,这个冤案不知还要“冤”多久。
22日下午,中共新华社党组召开记功表彰暨报告会,对在推动呼格吉勒图案重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予以表彰,记个人一等功。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蔡名照强调,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对新华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不负党中央重托,不负人民群众期望,忠实履行新华社记者“喉舌”、“耳目”的职责使命。
汤计身上忠诚于党的品格风范、勿忘人民的新闻情怀、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坚持原则的职业精神、不畏困难的宝贵品质,值得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学习。正是由于这些优良的品质,才促使他克服重重困难,对一个18年的冤案翔实、准确、权威地报道。他身上,最好地诠释了“铁肩担道义”。
汤计为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上了一课。在各种诱惑、舆论场形势复杂的今天,我们扪心自问,能不能始终抵挡诱惑、走正道、发正声、做正事,做一名有良知和操守的好记者。正如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所言,在汤计同志身上,既凝结着新华社记者忠诚于党、情系人民的品格风范,也集中体现了新华社记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传统作风,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心为民所系、责为民所担、魂为民所立。汤计的事迹,让全社会感受到正能量。“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记者”的职业信条,让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受益,也是对整个新闻行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