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王娜娜事件“罚酒三杯”了事?
陈广江
//www.workercn.cn2016-03-21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联合调查组19日公布调查结果,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属实,9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分,假“王娜娜”(原名张莹莹)学籍、学历信息已被河南省教育厅按规定注销,毕业证书被宣布无效,假“王娜娜”被河南省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3月20日《新京报》)

  有调查无真相,有处分无诚意。面对这样的“彻查”结果,用“罚酒三杯”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是公众最担心的事情。如果一度“惊动”联合国的王娜娜事件以这种方式收场,教育公平和权力公信力将备受拷问。

  尽管涉事高校、公安机关、王娜娜高中的9名负责人受到了处分,但“警告”或“记过”究竟是否恰当其实很难判断,因为调查结果并没说清楚事件最核心的问题——王娜娜究竟是这么被顶替的。真相不完全,则处分无意义。

  耐人寻味的是,调查结果还强调了两点:一是王娜娜不能申请银行贷款的情况“不属实”,二是王娜娜要求张莹莹赔礼道歉、注销学籍、赔偿30万的情况“属实”。言外之意,为维权,王娜娜曾说过谎或夸大其词。王娜娜不得不通过媒体进行解释。

  目前看,所有人中,真假王娜娜是为此事付出最大代价的人。即使王娜娜获得赔偿或重读大学,13年的青春也永远无法挽回;张莹莹丢了学籍、学历和工作,并因此流产,还要承担各方面的压力。两个年轻女孩的人生毁了,并殃及两个家庭,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吗?

  当初,曝光此事的记者曾反复纠结,担心事件会给洛阳、周口两边的家庭带来“后遗症”。现实似乎印证了这种担心:一边是最无辜的王娜娜,一边是咎由自取的张莹莹,而那些联手制造悲剧的权力者却仅仅被警告或记过,现实很残酷,很荒诞。9名责任人都被处分了,说清真相有这么难吗?

  王娜娜事件只是那个权力任性、耻感沦丧年代招考乱象的一个缩影,你不知道下面的“冰山”有多大。今天追究此事,与其说是呵护教育公平,不如将其视为教育的自我救赎。令人遗憾的是,有人至今不敢直面真相,谈何反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