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院士风范 光风霁月
夏振彬
//www.workercn.cn2017-11-13来源: 兵团日报
分享到:更多

  假如你有880 万元存款,却身染重病、来日无多,剩下的时光你会怎么度过?

  弥补遗憾?及时行乐?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选择。87 岁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选择将880 万元积蓄全部捐出,无偿献给教育事业,作为“最后的贡献”。

  看过他的故事,很多网友“泪目”了。尤其这样一幅画面堪比“催泪弹”——卢永根家中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 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为科研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便走到生命的尾声,所思所想,依然是发挥光和热!

  其实,这样的“院士风范”我们并不少见。92 岁的崔昆院士一件衬衫穿多年,却累计捐款400 余万元,甚至将自家的轿车都捐出去;93 岁的黄旭华院士55 年没进过理发店,全靠夫人在家“帮忙”;已故的徐祖耀院士,起居室狭小不堪,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而他却累计捐出500 余万元……在这些老科学家眼里,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不敢浪费;可当他人、社会有需要时,他们倾囊相赠。

  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为什么频频打动人心?因为人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痴”的力量。因为“痴”,他们对科研“以身相许”、兢兢业业。就像卢永根为了水稻研究,年过七旬依然翻山越岭,寻找珍贵的稻种;印遇龙院士平时身着冲锋衣、脚蹬运动鞋,以备随时进猪栏工作;赵淳生院士为了研究超声电机,三餐不定时,有时烧一锅粥和菜,吃上一周……“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他们痴心于工作、痴情于事业,也因此能在各自的领域建下不朽的功业。

  同样因为“痴”字,他们往往心无杂念、淡泊名利,科研中不务虚名、沉心实干,生活中低调简单、朴实无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好像都跟周围格格不入,有的节约到“穷酸”,有的朴实到“邋遢”,他们崇尚吃苦,强调奉献,不追求生活上的奢华,不攀比物质上的享受……而这些背后,都离不开信念的力量。他们是真正拥有高尚情操、崇高信仰的人,也因此,即便朴实无华,也能光芒四射,并带给人灵魂的震撼。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对于卢永根这样的暖心故事,一位微博网友的评论写得好:真的,社会上不缺这800 多万元捐款,缺的是像您这样的人。

  卢永根院士的人生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境界的高下;也应该像一把标尺,让更多人去校正自己的追求和方向,让更多人去思考,人的一生,到底应该追求什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