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胡宇齐:院士是该揭掉“全能”标签
//www.workercn.cn2015-12-09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院士制度改革后的首次院士增选结果7日揭晓,共131人入选。与增选结果同样引人关注的,是一份承诺和一篇书信:中科院新当选院士签署承诺书强调“珍惜院士荣誉”,工程院则致信新当选院士提醒“院士不是‘万事通’,应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舆论普遍认为,此举意图,在于通过强化珍视荣誉,破解当下院士头衔失分失色的困境。

  院士是科学界的最高学术称号,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激励科学工作者们积极科研,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然而近年来,这一初衷却被不少利益纠葛所掩,显得不那么纯粹了。比如,有人在增选环节作祟,当选后不务正业,甚至学术失范、道德失格。这些现象或许偶发,却已经让整个院士群体“蒙尘”。在此背景下,重申院士之责让大家“共勉”,可谓切中时弊。

  但也要看到,积弊孳生与社会普遍存在的“院士崇拜”有很大关系。在一些人眼中,院士可谓高山仰止,在“能者无所不能”的逻辑之下,院士也渐趋超越其特定的学术范围,成为一种万能的权威符号,甚至隐性的优先权力。科研要有院士牵头否则拿不了项目,会议要有院士参加否则规格不够,大学要有院士坐镇否则考评堪忧……也不知这总数不到1700人的群体,如何能够应对这种种“非院士不可”的场景?如此下去,于潜心研究者而言,莫不是纷纷扰扰的分心之事;而对那些别有用心者来说,倒是给“院士经济学”提供了用武之地。

  院士崇拜,过即是害。诚然,院士们的专业造诣、科学精神等都令人尊敬,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即使院士,也不可能啥都懂;即使院士,在自己领域之外也可能就如普通人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很多时候没必要“言必称院士”,更不能对这一群体产生盲目崇拜。只有完成对院士的“祛魅”,消除附着其上的利益,涵养更健康的“院士文化”,院士们才可能回归本位、回归纯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