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白十源:抢救濒危的文物“大熊猫”
杨丽娟
//www.workercn.cn2017-12-05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2.

  沿着丝绸之路,寻觅贝叶经

  不完全考虑经济价值,而是凭着内心对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去收东西,白十源第一次这样做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也是他与贝叶经的第一次相遇。

  白十源记得,那是一个早晨,他正在家里整理藏品,两位西北来的陌生客人风尘仆仆地找到了家里。陌生人称自己是收藏圈朋友介绍来的,手里有样东西想请白先生掌掌眼。白十源这才注意到,其中一人紧紧抱着一个包裹。

  进屋坐下,客人慢慢展开包裹,一摞业已发黄的叶片露了出来。这叶片每张宽约4厘米,长约30厘米,一叠叶片被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外面绑着绳子。解开绳子细细看去,叶片似纸非纸,每张叶片中间还有一个洞孔,被细绳串了起来。叶片上更奇怪,正反两面都刻着数行蝌蚪状的文字,文字很清晰,白十源却一个都不认识。

  他捧着发黄的叶片,足足端详了十多分钟,忽然心里一动:难道真是那件东西?

  那件东西,是白十源只闻其名、未见实物的贝叶经。原本,白十源也不曾听说过贝叶经,只是一年前,他恰好幸运地收了一部赵孟頫手写的《妙法莲华经》。带着对经书的兴趣,喜欢读书的白十源到处搜寻阅读研究佛经的书籍和文献。已经不记得具体是在哪本书哪篇文章里,白十源第一次知道了神秘的贝叶经——

  贝叶经,就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子上的经文,梵文名“Pattra”,源于古印度,有2500多年历史。古印度有种棕榈科的植物叫贝多罗树,其树叶(即贝叶)外形类似棕榈叶,叶片宽大且柔韧。古印度人发现,贝叶经过一番加工后,可以作为记事载体。因此,在两千多年前纸张尚未发明时,古印度人就把圣人的事迹和思想记在贝叶上,与此同时,佛教徒也把经文刻写在贝叶上,佛学最原始的经典就记录在贝叶上,后人称之为“贝叶经”。纸张发明后,古印度的很多经卷以及古人的哲学、医学、数学和天文学等知识仍然采用贝叶这种特殊的方式记录,并一直流传了下来。关于贝叶经,国内最广为流传的故事则是玄奘取经,盛唐时期,玄奘从印度取回的657卷经卷就是贝叶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听说、了解贝叶经的人凤毛麟角。找到白十源之前,那两位西北客人已经向不少圈内人展示过手里的宝贝,但没有一人认识。当时白十源也有点拿不准眼前的叶片是否就是珍贵的贝叶经,但或许是多年收藏和阅读的积淀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脑海深处的直觉告诉他,一定要留下这件东西!

  两位客人表示这批经卷共有100多部,这让白十源又兴奋又发愁:兴奋的是,这么难得的东西数量还不少;发愁的是,他当时正在下海创业初期,手头不宽裕,上哪儿筹钱呢?白十源绞尽脑汁,仍然毫无头绪。实在没辙,他把自己宝贝的赵孟頫《妙法莲华经》忍痛割爱,终于凑齐了钱款。“可以说把吃肉的钱都挤出来了。”问起那时的艰难,白十源只说了这么一句话,脸上的笑容始终云淡风轻。

  不淡定的是周围的人——听说白十源把《妙法莲华经》转让,买了没什么人听说过的贝叶经,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觉得“小白做了笔赔本买卖”。事实上,直到2010年左右,大众对贝叶经价值的认识才相对普及。

  可是,不论是几十年前还是今天,白十源压根没想太多贝叶经的经济价值,从一开始,他感兴趣的就是贝叶经承载的千年文明。买下这批经卷后,白十源继续翻阅资料,终于确认自己手里的就是贝叶经,经卷上蝌蚪状的文字是古印度的梵巴文。

  后来,白十源还了解到,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在国内流传十分稀少,据公开资料,仅在西安大雁塔、国家博物馆等地有少量藏本。这让他的兴趣更加浓厚,虽然社会暂时还未认识到贝叶经的价值,但如果现在能够开始寻找珍藏贝叶经,那么人类的文化遗产不就能够更多地保留下来吗?

  从此,白十源在工作之余,有空就到祖国的西疆以及西亚、南亚的各个角落寻觅,从国内的西藏、新疆,到国外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古丝绸之路。

  如今,据白十源介绍,他已搜集到不同年代、不同文字的大量贝叶经,时间跨度逾两千载。而当年无人识得的贝叶经,终于也逐渐开始发挥它尘封许久的价值。就在今年11月初,白十源与兰州大学达成合作,将自己收藏的约150万片贝叶经资料提供给兰州大学教学科研使用,双方还将共建贝叶经研究院,开展贝叶经的整理、分类和研究工作。

  3.

  抢在竞拆前,购藏徽州古建

  如果说贝叶经是“佛教熊猫”,代表的是传进中国的外来文明,那么,白十源收藏的徽州古建可谓“古民居熊猫”,代表着他希望向世界展示的中国文化。

  没错,白十源以一己之力,收藏了一栋栋结构完整的徽州古建筑。说到“收藏”,我们会想起书画、瓷器、家具、丝绣甚至奇石,而白十源对徽州古建筑的收藏,竟然从1985年就开始了。

  那一年,白十源和朋友同游黄山,黄山归来的闲暇之际,他在徽州星罗棋布的民居村落闲庭信步,谁料这一逛,竟然流连忘返。生于北京、长在北京的白十源,被那些清丽画卷般的徽式建筑深深震撼了,粉墙黛瓦马头墙,雕花精致却又古朴典雅,恍如走进了古典画册。

  白十源恨不得时光永驻,就此停留在这些精美的古建村落里。可是他很快发现,刚刚富起来的当地农民正在拆旧建新——这不怪他们,多建于明清时期的徽州古建早已被岁月刻上风霜,加之城市里的楼房明亮、干爽,又能够保温,农民们希望改善居住条件再合理不过。可是,白十源看在眼里心里着急:这些古建筑拆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别人可能不知道古建的价值,拆了不为过,自己当时就意识到了徽式古建的文化内涵,还不行动,那就是罪人了。

  那时,安徽的村落里也有不少外来的收藏者,但他们买下收藏的常常是古建拆下的小物件,比如一扇门,一个槛窗,几根雕有精美图案的冬瓜梁。除了这些,古建筑的其余部分都被直接丢弃了。

  白十源和他们不一样,他想,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要收藏就要保持它的完整性。于是,他一出手就买下了一座精美的大夫第,也就是旧时士大夫的门第。买下之后怎么办呢?大夫第的主人卖房子是为了盖新房,旧房子肯定不能保持在原地。

  这也难不倒白十源,他曾读到过一则旧闻,说是一个叫罗伯特·麦卡洛的美国商人,整体购买了英国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之后将伦敦桥整体复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河上,不久,伦敦桥所在的地方成为亚利桑那州第二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白十源打算将买下的大夫第像伦敦桥一样,使用原材,保持原样,异地重建。只不过,具体在哪里建,怎么建,他那时还没来得及仔细考虑。

  他最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大夫第完好无损地拆除,还得保证将来能原汁原味地建起来。为此,他在徽州四处寻找懂行的手艺人。可是,徽州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当地的手艺人近几十年来基本只修缮过房子,真正营建过老房子的真找不到。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下笨功夫,白十源和工人们一起耐心地琢磨房屋构件,琢磨清楚了再一点点拆下来,拆下来的构件还要认真标号,再打包运回北京。

  运输也是个难题,村里都是小土路,汽车进不来,只能先用拖拉机、农用三轮车把构件分批运到大路,再换汽车运。原本,汽车到火车站后就可以换火车运输了,但白十源心疼那些房屋构件,为了尽量减少搬运过程中的损坏,实现门到门的一次性运送,他辗转联系生意伙伴,几经周折找来几辆运输汽车,终于把拆卸下来的古建构件运到了北京的仓库。几个月忙下来一算账,拆、运的费用竟然和买房子差不多。

  买下第一栋大夫第后,白十源在办企业之余,时不时就去徽州走一走,他看到的是村落里越来越快的拆旧建新,是损坏越来越严重的古建筑。他清楚地记得,有次路过一处老祠堂,恰好看到小小的一只松鼠跳了一下,只听“哗啦”一声,老宅子就塌了一块……

  白十源痛惜得厉害,可又没有足够的财力把所有的房子买下来。于是,他又做出惊人之举——就像和那些拆除旧宅的人赛跑,他坐着当地人的摩托车四处探访,跑遍了徽州府的一府六县,吃土菜,住老房,和村民们打成一片,目标只有一个,尽量找出徽州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各种建筑,加以购藏。曾经有一次,为了亲眼看一座建在崖顶的徽式古祠堂,白十源沿着悬崖边的羊肠小道蹒跚前行,徒步半个小时才到达。那座祠堂最终并没有买下来,但他对当时的举动却一点不后悔:“不去看,肯定会遗憾的。”

  从1985年购买第一座大夫第到1999年古民居保护条例出台,白十源奔走在徽州大地上几乎没有停歇,他看了数十万栋房子,自掏腰包购藏的有300多栋,其中包括祠堂、官厅、戏楼、书院、宰相府、牌坊、亭阁、门楼等各种建筑。现在,意识到古建筑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常常对他超前的举动赞不绝口,但白十源只是谦逊地笑:“只不过在老房子快要倒的时候,伸手扶了一把。”

  4.

  把徽州古建“搬”到北京

  购藏徽式古建的目的是为了复建。只是,白十源没有想到,直到20多年后的2008年,他才等来第一次复建徽式古建的机会。

  2008年之前,白十源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修缮古建筑上。尤其是2000年专注于文化收藏的坦博艺苑成立后,他干脆放弃了“商人”的身份,逐渐从经营良好的企业抽身,全身心投入到了文化事业中。

  他把安徽本地的老师傅请到北京,买来相关的书籍,和师傅们一起逐个修缮300多栋建筑。糟朽的构件,要尽可能寻找同时期的老材料替换;雕刻画面损坏的,请雕工师傅参考旧建筑和书籍一点点手工复原;全部构件修缮完毕后,就在空旷的场地上按照榫卯结构搭建起来,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了再拆开标号,包装贮存,以便将来有合适的用处,随时都可以快速复建。如此一处处细节抠下来,十几个工人一起工作,每修缮一座建筑,短则一年,长则好几年。白十源就这样常年维持着这支工人队伍,他开玩笑说,这项事业坚持了几十年,至今依然是“只出不进”,没有任何经济回报,最早时候工人师傅一个月500元工资,现在一天都不止这个数。

  所幸,他心心念念的徽式古建,终于有机会得以向世人展露风采。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白十源被聘为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的总策划,还担负着组织中外艺术家联谊会的重任。最初,联谊会计划安排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但白十源想,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和各国的知名艺术家对现代的东西了解太多,如果能让他们看一看中国真正传统的建筑,可能对他们更有冲击力,也更便于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他向美术大会组委会提出了这个想法,果然很快得到了支持。

  于是,白十源从自己收藏的300多栋徽州古建筑中,精心挑选出一座明代古祠堂,在北京西山脚下的四季青原汁原味地复建了起来。为了保护这座古建筑,同时不影响自然采光,又设计了一个玻璃屋顶的现代大型建筑将祠堂封闭起来。

  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外艺术家联谊会在这座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徽州古建筑内举行,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时任主席罗格及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和来自52个国家的200多位艺术家及数百位嘉宾欢聚一堂,挥毫泼墨,流连忘返。白十源说,联谊会计划是下午3点半结束,但客人们太喜欢这里,等他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已经是下午5点多。让他没想到的是,3年后的2011年,萨马兰奇的儿子到北京时,还特意来到四季青的这座古建筑参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座中国古建肯定给当年的萨马兰奇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经“病危”的徽州古建,终于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现在世界面前,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尊重和喜爱。然而,对于白十源来说,他保护徽州古建的事业才刚刚起步。2009年,他向中国国家画院捐赠了一个古门罩和一个古戏楼,为江南园林式的中国国家画院增色不少;2015年起,他在大兴魏善庄复建了10栋古建筑,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地标。

  而在更长远的计划中,白十源希望通过文化小镇或其他方式,让更多的徽州古建走向世界各地,“只有走向世界,才能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这就好像千年前的贝叶经,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为我们带来外来的文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