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引航长江奔腾不息——引航员的战“疫”故事

2020-02-28 20:17:29  来源:交通运输部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一场特殊战“疫”在长江打响!

  这条养育沿江儿女的母亲河,同时以通航密度最大、通航环境最复杂、水文气象多变闻名于世。战“疫”期间,长江引航人星夜兼程,甘冒风险,先行担纲,肩负起保障长江水上运输的千斤重担!

  每一次攀登都是一次挑战。

  为国引航、服务长江,这是长江引航人的核心价值观。

  “大疫”当前,他们没有按下“暂停键”,而是安全引领一艘艘中外巨轮进出长江,一批批重要物资在长江上川流不息,港口昼夜不停接卸作业……长江引航员铮铮誓言在长江响彻——病毒传播渠道坚决阻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能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能断!全力支持沿江企业复工复产!

  为了抗疫、为了民生、为了经济,为了践行“为国引航、服务长江”的核心价值观,长江引航员背起他们特有的“行军背包”,在保障长江水上通道畅通的引航一线,负重前行、紧急冲锋!他们做好疫情防控,确保疫情不从引航环节向国内外进出江船舶扩散,维护大国形象;他们服务长江干线3大航运中心、5个自由贸易区、22个主要港口……为了支援武汉,长江引航中心6名引航员驻船引航,保障重点物资从水路顺利运抵武汉,引航员最长驻船时间已近40天。

  1月25日至2月24日,长江引航中心超过80%的引航员坚守引航一线,共引领中外籍船舶4092艘次。其中,引领装载成品油的船舶165艘次,载油115万吨;引领装载煤炭的船舶177艘次,载煤527万吨;累计确保3170万吨医用防疫、重点民生和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的各类物资源源不断补充到沿江各港,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保驾护航。

  不获全胜绝不言退,他们的战斗还在继续!

  故事1

  你在医护一线 我在保障一线

  疫情当前,每一个家庭都在紧急动员。对于长江引航员马军涛和江苏大学附属江滨医院护士曹云而言,家是二线三线,岗位才是最需要他们的一线。妻子曹云奋战在救治护理的医疗一线,丈夫马军涛坚守在物资运输保障的交通一线。

  引航员马军涛和妻子曹云。

  “我是党员,我留下!”节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已经连续5年没有回老家过年的马军涛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又一次选择了留守一线。数九寒冬,他戴上口罩,佩上党徽,担当起引航运输船舶、保障水上生命通道畅通的重任。电煤紧张、物资紧张、港航企业需求紧张……一个个特殊而又紧急的需求,让他咬紧牙关,一次次迎着晨雾、伴着星光,默默坚守在引航一线,履行一名党员引航员的职责。

  “我是党员,我先上!”几乎同时,妻子曹云调整科室去了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并报名参战了支援湖北医疗队。作为后备队员,她随时准备赶赴湖北。“最近我可能回不了家了,你下班到家多照顾照顾儿子,对不起,没有提前和你商量……”电话那头的她,怀着愧疚对丈夫一遍遍叮咛,放心不下。她已是有着17年护理经验的骨干,更深知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在同一个城市,却在不同的“战场”,微信视频成了一家人最近的距离。妻子曹云身披白色大褂,守护生命;丈夫马军涛肩背四道金杠,保障畅通。他们把思念化作倾心守护的动力,把牵挂化作攻坚克难的勇气,相互扶持、坚定前行。

  又是新的一天,马军涛再次背上行囊,登上“流动的异国国土”继续为国引航,胸前的党徽,肩上的金杠,迎着朝阳,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闪闪发光。

  故事2

  在战“疫”中坚守与传承

  长江上,尹国荣与郭颜斌这对引航师徒,在战“疫”中坚守,在坚守中传承。“我们就是要把世界引进长江,把长江引向世界,这是我们长江引航人的光荣使命。”徒弟郭颜斌至今没有忘记第一天登轮引航时师父讲述的这段话,这是长江引航人的不懈追求,也是长江引航人的使命担当!

  师傅尹国荣(左)和徒弟郭彦斌(右)。

  “师父,过年好,给您拜年!”“颜斌,过年好,疫情形势严重,要更加注意引航安全!”这是大年三十当天,师徒两人在长江30号浮会船时,通过船上甚高频电话的一次通话。疫情打乱了原有计划,徒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向师父拜年。

  “我是党员我要上”“我是党员让我上”,师徒二人争先恐后、掷地有声!他们携手并进,共同奋战,他们深知引航生产一线也是战“疫”前线。

  “儿子,疫情形势严重,我在一线引航也很忙,过年你多陪陪妈妈……”挂了电话,师父尹国荣就背上引航包,准备前往张家港危险品锚地,开始大年初一的引航移泊任务。

  “妈,今年过年,我不能带宝宝回去看你和爸爸了,等疫情过去了再回家看你们……”远在黑龙江那头的父母很是无奈,但是非常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儿子。微信视频过后,徒弟郭颜斌马上整理情绪,收拾行囊准备奔赴引航一线。

  “要学引航,先学做人”,师徒二人一直没有忘记长江引航的光荣传统。他们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将更多的关爱带给船方,设身处地为船方着想,上下船时尽可能避开生活区,尽可能不去餐厅而在人少的驾驶台用餐,并将随身携带的口罩分发给没有口罩的船员,同时学习有关新冠病毒的知识,并用英语进行翻译,耐心讲给外国籍船员听,告诉他们如何做好防范,当好疫情防控的“国际宣传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许许多多长江引航的师徒们与尹国荣师徒一样,严寒里,他们是最暖的陪伴;风雪中,他们是最美的身影;战“疫”中,他们是冲锋的尖兵。

  故事3

  上阵父子兵 赤诚爱国情

  在长江水上战“疫”的阵地上,有这样一对引航父子兵:老匡和小匡。老匡叫匡冠生,是一名有着39年一线工作资历的高级引航员;小匡叫匡旻,未满33岁的他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引水”(一级引航员)。

  匡冠生(左一)和匡旻(右一)在一线专心引航。

  1月30日,已经连续工作11天的老匡,按计划第二天要休息一天。得知引航力量吃紧,老匡偷偷跑到阳台给站领导打电话要求取消休假。看到老匡躲出去,饭桌前的小匡觉得父亲有些反常。看到单位微信群里的召集令,小匡明白了。上阵父子兵,一个先上,另一个决不会掉队!

  说来也巧,第二天,父子俩居然派到了同一艘船上,搭档执行中国籍油轮“昆仑油202”轮的引航任务,该轮载运2.6万吨汽油,是防疫期间的重要民生物资。在小匡记忆中,每年跟父亲搭班的次数屈指可数。

  更多时候,父子俩还是分在不同的船上引航,会船时相互致意。2月11日11时许,在泰州长江大桥水域,负责“宝坤源”轮当班的小匡,在3公里外观测时发现了父亲引航的船,一周没见过面的父子俩,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打招呼,只好用引航人特有的语言表达:“‘宝坤源’轮,我是93号浮下水的‘艾高’轮,与你会红灯。”老匡站在驾驶台上,呼叫对方。“‘艾高’轮,‘宝坤源’轮收到,会红灯。”小匡心领神会地回答着。

  由于引航工作任务重,父子俩能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习惯了用甚高频电话、手机、微信替代面对面的寒暄。有时,他们引领的船舶“擦肩而过”,对于父子俩来说,也是一种最美的邂逅。

  还有不到一年,老匡就要退休了。按理说,老匡可以多休息,少一些风险和压力。可是,他完全没有一丝退意,坚持着把一艘艘满载物资的船舶安全及时引领进港。新年伊始,匡冠生、匡旻父子二人共引领中外籍船舶60余艘,里程9600余公里,运输电煤16.6万吨,原油6.9万吨,集装箱货物1500标箱。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的战役中,父子俩在同一个战场接力、攀登,他们心里牵挂的是同一个家——一个温馨的小家、一个伟大的国家。

  故事4

  千里驰援完成物资“水上接力”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场口罩供应吃紧,企业在抓紧生产,生产口罩的原材料供给十分急迫。2月7日15时,船长205米、载有76个集装箱生产口罩原材料的中国籍集装箱船舶“万兴达”轮,在长江引航员的引领下,安全及时靠泊南通通海集装箱码头。

  “万兴达”轮由辽宁营口港发出,从港口装货开始,一场特殊的接力赛迅速展开。码头连夜紧张装卸、各个方面积极协调、快速办理进出港手续……最后一棒交在了长江引航手中。

  长江引航中心接到申请后,上下高度重视,从引航计划申请受理、引航方案制定、引航力量调派、水陆交通保障等进行全面细致的部署和安排。共产党员、一级引航员冉瑞洪提前一天抵达宝山待命,为了便于组织协调,实现“双保险”,站支部委员、业务科副科长唐仁康也投入到紧张的引航任务中。通过长江引航的周密部署,“万兴达”轮历经1300多公里、61个小时,最后通过引航“绿色通道”得以快速抵达南通港。

  引航员指挥“万兴达”轮靠泊。

  “万兴达”轮装载的76个集装箱紧急物资为袋装聚丙烯树脂,是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料,货物抵港后快速运至相关企业进行口罩生产,为防疫物资保障、缓解口罩市场供应吃紧雪中送炭!

  故事5

  4000

  2月21日14时,长江引航中心两名引航员马祖光、黄红文引领装载1360吨液化石油气的“松台山16”轮稳稳靠上武汉民生液化气码头,为防疫关键时期的武汉送来了急需的重点民生能源物资。

  “松台山16”轮是一艘装载液化石油气的船舶,船长99.98米,载重吨1900吨。为保障武汉市春节期间液化气供应,春节前该轮满载货物从南京开往武汉,并于1月24日(除夕)中午11时30分赶到武汉靠泊,而此时的武汉已经封城。

  长江引航员在坚守在引航一线。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松台山16”轮一时无法正常离港。2月3日,已经在武汉港停留了11天的“松台山16”轮在多方协调下,终于迎来了开航时刻。引航,作为主要实施环里的最后一环,自然挑起了千斤重担。

  在武汉封城的非常时期,长江引航中心争分夺秒,想方设法购买防疫用品、和船方商讨防疫措施、组织引航力量调配……从一大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好各项开航前的准备工作。

  疫情发生以前,从武汉引航出江的船舶,一般在江阴换下游引航员继续引领出江。但是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松台山16”轮的两名引航员不能中途离船。长江引航中心为了保障输送武汉的水上物资通道不断,特事特办,果断打破引航惯例,安排引航员随船出海,到下一港温州港装货,并继续执行该轮进江至武汉的引航任务。

  当一切协调工作就绪,2月7日,却接到了“松台山16”轮改靠广东潮州港的变更计划。“松台山16”轮出江到海上后,遭遇寒潮大风,加上船舶吨位较小,船舶颠簸非常厉害,这不仅给船舶自身,也给引航员带来了巨大考验。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大家焦急地等待和期盼中,2月21日,马祖光、黄红文两人终于引领“松台山16”轮满载抗疫紧急物资回到了武汉。“松台山16”轮从武汉开出,他们是义不容辞的“第一棒”;“松台山16”轮满载抗疫紧急回援武汉,他们是极力冲锋的“最后一棒”。长江引航员克服重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跑赢了这场历时19天、长途跋涉4000余公里的水上“耐力赛”。

  故事6

  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复工就是稳企业,复产就是稳经济。2月22日18时,塞浦路斯籍散货船“瓦尔帕拉索”轮在长江引航中心符建华、杨基成两名引航员的精心引领下,安全靠上南京港新生圩码头。

  “瓦尔帕拉索”轮全长159.99米,吃水9.65米,装载着来自于南美厄瓜多尔世界级特大铜矿(米拉多铜矿山)的铜精矿10318袋,共计21667.8吨。该矿山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7月投产,它是中国投资、中国设计、中国施工、中国制造、中国运营的大型露天矿山,也是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的第一个海外开发项目。“瓦尔帕拉索”轮本航次装载的铜精矿是该集团海外自有矿进口的第一船货物,首航南京港。

  迎着朝阳继续为国引航。

  由于该轮左舷有3个重吊,若正常顶流左舷靠泊,不仅影响码头岸吊作业,更会延长卸货时间,货主和码头将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选择右舷顺流靠泊,技术环节面临较大风险。长江引航中心科学论证流压对船舶倒靠的影响,认真研究安全靠泊可行性方案,制定了护航艇维护、大马力拖轮协助、加大预留泊位长度等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并选择在合适时机调头右舷顺流靠码头。该轮的顺利靠泊,缩短了卸货周期,提高了船舶运营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长江引航发挥技术优势,通过精准服务为沿江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强保障。

编辑: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做好统筹文章,奋力实现防疫发展“两不误”

    只要每个地区、每个部门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就一定能尽快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 中工时评: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

    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着工作着,他们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服从大局任劳任怨、听从指挥勇敢“逆行”,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维护着社会的肌体健康。

  • 中工时评:推动复工复产要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

    各地各级工会也应当充分发挥职工服务热线、服务APP和公众号等在线工具的功能,对涉及职工权益的问题提前介入,有效疏导,合理协商,有效确保非疫情重点地区的各行业复工复产顺利进行。

  • 中工时评: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了积极变化。根据国家卫建委的数据,2月17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79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全国已有多个省份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人物

  • @所有人,致敬最美逆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9日作出重要指示,要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强调要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近日,湖北省发布《关于给予张定宇和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的决定》。张继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于去年12月26日从两位病人胸片中敏锐地发现情况,第二天按程序向医院领导并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作了汇报;此后发现7位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后,提请医院立即向省市两级疾控部门报告。

  • 战“疫”一线|隔离区里的“花六水”组合,把春天带进病房

    把春天的温暖带进隔离病房初春的武汉乍暖还寒,在泰康同济医院感染二科的隔离病房里,六朵盛开的“鲜花”却让患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2月22日,正在这里治疗的石阿姨惊奇地发现,刚刚交班进来的这组护士的防护服胸前统一地写着“花六水”,旁边还画着一朵有六个花瓣的花朵。石阿姨好奇地打听:“你们那‘花六水’和花朵都是什么意思呀?”

  • 「第一书记」不灭的火塘

    “来了就扎根,我们也是普通村民,我们村早日脱贫奔小康才对得起肩上的责任。”战疫号角吹响后,余莉第一时间到岗,拎上一瓶水、一支手电筒、一块压缩饼干、一个口哨、一个口罩就投入了战斗。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