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吸引着全球目光,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领域获得此项荣耀,更是常常被认定为人类科学革命史上的重要成果。但20世纪以来,除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结构破解等成果外,究竟还有多少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发现?基础科学是否在“沉寂”?一些人士发出这样的疑问。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之大、之深,使得其不但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成了第一生产力,科技领域热闹非凡,从业人员数量与19世纪相比,增加何止百倍。怎么能轻言“沉寂”呢?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给人们留下了繁荣昌盛的深刻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体制化进程加速,形成了一种“大科学”状态,大批科技人员在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下,按照国家战略需求,从事各种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创新工作,将人类在基础研究上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应用性成果应接不暇,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带来速度和便利,也带来不少烦恼:环境恶化,能源枯竭,人口膨胀,灾害频发。不少人对此的回答是,解决科技应用带来的问题,除了创新科技手段,别无他途。于是,在科学技术的名义下,人们展开新一轮攻关,投入又一场拼搏。一些人士认为,这一轮轮科技应用的攻关,有可能抑制了科研人员对真知识——科学真理的追求欲望。
基础科学与技术应用是倒金字塔关系,基础领域一点突破,应用领域全面开花。电磁学理论的革命性突破,使人类至今享受着它应用的无限风光。但是,追求解答好奇的“寂寞”,远没有追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实惠”更诱人,致使基础领域研究空间被有意无意地挤压。
与科学技术体制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科学研究的时间问题。科学之不“沉寂”,就必须发生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本质是要在人类的认识领域产生颠覆性变化,它需要人类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智者颠覆式的哲学思考。哥白尼革命、拉瓦锡革命、相对论革命、量子力学革命、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些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来自反常,而反常是不可预期的,更不可能事先规划,试图一窝蜂地搞出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体现的是现代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必然弄巧成拙、欲速不达。
当然,每一项重要成果的发现和认定都需要时间的检验,盖棺论定20世纪以来的科学成就,固然为时尚早,但时时反思一下现代科学的“沉寂”问题,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科学态度。
明天的科学革命会怎样,谁也无法预料。但历史的经验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表明,基础科学打破“沉寂”的条件并不苛刻:一个宽松的环境,一点闲暇的时间与一种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