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那些心灵里充沛而丰盈的情感,那些世俗生活中琐碎而平凡的幸福,大都和金钱、名望无关
人生就是一道选择题,而有一种选择,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权衡和考量。考大学,选一个冷门但心中向往的专业还是就业率好的热门学科?找工作,勇敢选自己理想的职业还是眼光瞄准“体制内”、高年薪的岗位?谈婚论嫁,选一个志趣相投的爱人还是非“高富帅”不嫁、非“白富美”不娶?当然,其中不排除两者兼得的情况,但当现实的诱惑和理想的追求分离时,矛盾就油然而生。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商业法则渗透到方方面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利益面前,坚持初衷需要勇气。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发现,她被无数同学在不同场合最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哈佛的毕业生中,有那么多人会投身到金融、咨询和电子银行领域中去?答案显然和钱有关——“高额的薪水,和朋友工作、生活的乐趣,享受人生的稳定和踏实感,使大家奋不顾身地投入那些领域。”
但比起回答这个问题,福斯特更感兴趣的是,同学们为什么会这么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这么多人?
这位哈佛历史上第一任女校长认为,之所以这样问,是大家在怀疑,在一家大名鼎鼎的名牌企业中拥有一份起薪丰厚、前途光明的工作,是否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是大家在犹豫,要一份有利益的工作还是有意义的工作?是大家在追问,要取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还是让人生过得有意义?
其实,这其中涉及对潜在冲突的调和、涉及对鱼和熊掌如何兼得的考虑,当然,更关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
所谓的人生意义,在于赋予所做之事以内在意义。它使人学会自我分析和评判,把握生活并掌控其发展路径。它赋予人开展行动、发现事物意义和作出选择的能力,让人们向有意义、幸福生活的方向努力奋斗。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迷失在意义中,关于成功就是明显的例子。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中充斥着一种成功主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带着明显的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进入社会,各种成功学充斥眼球,也不乏有人把成功当作唯一的尺度,名利当成最高的追求。
定义成功、定义人生,需要勇气和智慧。有学者指出,追求成功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但不追求成功,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而且是较为稀有的境界和理想。平平常常,快快乐乐地活着,找到某种追求,就去做,找不到,就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幸福。可不可以不成功呢?这也是追寻意义的一种。
当然,你也可以把金钱、权力、名气作为人生追求的意义。人往高处走,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本来无可厚非,何况在这个竞争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着更大的现实压力,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如果个人将这些视为追求的全部,社会将这些视为评判的标准,将为人生旅程套上道道枷锁,为社会进步筑起重重藩篱。
人生离不开奋斗,但奋斗的目标更多应该是追求心灵的富足,享受平凡的幸福。要知道,那些心灵里充沛而丰盈的情感,那些世俗生活中琐碎而平凡的幸福,大都和利益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