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公共舆论场中,轰动一时的热点事件很多,这时尤需看一眼、再看一眼
小时候读过一则故事:一名作家到乡村去,看到有个老头,侍花弄草还要大马金刀坐在椅子上,心里琢磨:这人怎么这么懒!可是,当他拐上另一条路时,无意又看了一眼:老人家居然没有腿!“都这样了还干活,多么勤奋啊——感谢老天,让我多看了一眼!”
这样的“第一眼谬误”,时有发生。扪心自问,有多少印象和结论,是我们匆匆一眼后得出的?
客观说,这是人类面对丰富信息的简化措施。人的精力有限,无法处处细看。然而,面对复杂事态,一眼能看到的往往只是表象、假象、部分真相,简化往往带来认识的粗陋。西谚有云:黑夜里,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这时,如果还要对事态有所判断、拿个意见,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粗陋印象的沙滩,支撑不起科学判断的大厦。
还是用网络上的话来讲吧: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择偶者不可不慎哦。
第一眼谬误,往往还跟“选择性观看”相伴而行。一眼之间,我们往往偏重于情绪、偏重于固有的情感倾向,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而这种偏重,最容易和道义感捆绑。村上春树有句名言,墙和蛋的冲突,他永远站在蛋这一边。海瑞断官司也有类似原则:宁屈富人,不屈穷人。我认同这两位的底层关怀,感动于这份悲悯,这是修身求善的好法则,但是,这个法则并不适合求真领域。事情的是非曲直,不因尧存,不为纣亡,还是要回到事实本身。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也有做好事的时候,求真必须对事不对人。
善以真为前提,往往才能实现发心和结果的统一,不至于虚抛了恻隐心。比如当年的八毛门事件:八毛钱能治好,你医院要两万元去动手术,黑不黑心!愤怒尚未已,消息又传来:八毛没治好,还是得开刀。回视当初的义愤填膺,岂不尴尬。
尴尬还是小事。从某种情感偏好出发的标签化、简单化观看,离真相愈远不说,甚至会造成额外的伤害,带来高昂的社会成本。公共舆论场中,轰动一时的热点事件很多,这时尤需看一眼、再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