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不起,没关系。不好意思打扰了,不用客气。这些礼貌用语谦谦之词,似乎是我们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所为之骄傲自豪的人文美德。但我们也越来越发现,反躬自省、勇于承认错误等诸如此类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品质,已经在社会文化更迭变异后,变得越来越少见和稀缺。儒家学说曾提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古时人们都还比较注重礼乐教化勇于认错,可为什么今日人们谦卑和低头的时候却越来越少,而趾高气扬,拿架儿摆谱的事越来越多呢?
人在世上孰能无过,犯错不要紧,关键是犯错却不肯认错,不会道歉,这是为何?科普作家方舟子有解释:“第一可能是因为面子问题,中国人有好面子的传统,很多人觉得认错很丢脸,于是找各种借口。第二是‘为贤者讳’,为领导、上司、权威等等掩饰。第三,道歉意味着认错,认错就可能被追究责任,有人不愿意承担责任,于是不肯认错。”
说得有一定道理。中国人向来把一种叫做“面子”的东西看得很金贵。好脸儿爱面子,这一点也是中国人诸多特质里很“闪光”的一处。在当事人眼里,没多大的事,我干嘛还要认错道歉?尤其是平日里颇有面子的人,更不愿意低头。很多时候,只有当做错事说错话的人不道歉会失去更多面子的时候,他才肯道歉,尽管那种不情愿显得那么明显。
比如当年郭敬明抄袭事件,郭一开始无视法院判决,只肯赔钱,就是不道歉,后来迫于压力勉强致歉,而一些没有是非观的“铁粉”,反而称赞他“抄也抄得畅销”,何其怪哉。最近几天,网友爆料“三亚红树林,经济学家金岩石牵着妙龄女散步”,随后金岩石通过个人微博回应出轨传闻,称“由衷地愧对无辜受伤的妻子”,但微博中短短几句看不出诚恳的悔意,倒是字里行间有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自豪。在这条微博道歉40分钟后,金岩石又在微博上发表房市观点,立即遭到网友炮轰,看来经济学家这段时间的确“焦头烂额”。
如何表达歉意是门学问,我们都需要学习。其实,真正的道歉不只是认个错,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悔改,是诚心诚意地请求对方原谅。公众人物,顶着名声的光环,更应学会如何向社会致歉。倘若做错事还吞吞吐吐,避重就轻,那只会升级公众的反感对抗和演变出层出不穷的质疑,谎言只会带来更多谎言,为自己的前途换来更多不利因素,想终止的时候雪球已经越滚越大。此前不乏先例,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当年克林顿发表的道歉声明。性丑闻曝出后,克林顿立即否认,直到最后才承认“撒谎”,搞得声名狼藉。最终克林顿才道歉:“我辜负了所有人,包括我的妻子。对此我感到十分后悔。”虽然为风波画上休止符,但致歉的姗姗来迟令人诟病。
不会道歉的明星不是好明星。看看柯震东和他的经纪团队,在吸毒被拘放出来后,第一时间在北京和台北召开新闻发布会,柯震东哭得是“内牛满面”,先甭管以后会不会再犯,起码人家第一时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艺术地真诚地道歉。
从社会学而言,人的成长是和犯错概率成反比的,所谓“人非圣贤”,那么,可以逻辑地推论: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必然遭遇道歉的可能。美国北加州的凯撒医疗保健公司对全公司11000多名员工进行培训的第一项内容:学习如何向患者和家属道歉;台湾强冠企业董事长由于地沟油事件两度向公众下跪致歉……其实,我们并非没有学过道歉的功课,也津津乐道于譬如“负荆请罪”等高难度的道歉技术,但偏偏丧失了“道歉”的良知。
道歉,最重要的是有诚意。否则,跟死不认错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