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撤点并校”这个词,在过去十几年中曾经广为人知。它指的是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进行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很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被撤并,学生们被集中到一些中心校或城镇学校。不过,因为撤点并校带来了一些新问题,这一政策2010年被教育部转入“暂缓”状态,2012年被正式叫停。
虽然“撤点并校”的脚步已停下,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远未结束。近日,@财新网报道称,公益组织歌路营发布的《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显示,撤点并校后遗留下来的3276多万基础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面临身心多重健康危机。一方面,学生宿舍呈现挤、险、臭、难、秃的状况,学校的营养意识和基本医疗也都很薄弱,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发育;另一方面,学校一味地以“上课、上自习代”的替代管理方法,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负面情绪和孤独感也强烈于走读学生。
不同的人对寄宿制的评价,可能完全不同。对城里孩子来说,和同学们一起住在设施齐全、卫生健康的宿舍里,想回家见父母只要打一个电话、坐几站公交即可,这样的寄宿生活并没有多糟糕。但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寄宿制却是另一种生活。网友@愤世嫉俗会说:我是农村出来的,农村学校环境、饮食和住宿都很差,学校旁边有大量的垃圾食品店,它们不能在城里销售,在农村却大有市场。
按照腾讯新闻的梳理,此前之所以开展撤点并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量:1.农村生源因计划生育逐年减少;2.关闭农村小规模的教学点,将学生和师资力量集中到部分城镇学校,可以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3.学校规模扩大,可以造成规模效益,提高教学质量;4.农村孩子到城镇学校上学,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但在近些年,社会各界关于撤点并校的争议一直未断。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成效。比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去年5月在《科学时报》发表文章称,撤点并校实质上不利于实现义务教育目标,农村孩子不能就近入学,上学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加大,导致中小学生辍学率增加;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一批重点学校和巨型学校的出现,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教学质量方面,有实证研究表明,寄宿学生的学业成绩略低于非寄宿学生。
盲目撤点并校,制造了不少的新问题。比如,网友@龙一在一水一中一泱、@东营头条等人认为,近年来频发的校车事故就是撤点并校的恶果,“不要只问校车安全不安全,应问问学校布局合理不合理”;再比如,在很多学校被撤并后,农村地区生源减少、师资外流,坚守在乡村教学点的老师和为数不多的学生处境尴尬。网友@知足4961则透露说,“由于撤点并校,在我们这里,希望工程捐资所盖的校舍有的空空如也,有的成了农民堆放柴草的地方,着实让人心痛!”
不少人把这些问题怪罪在了撤点并校头上,有人甚至怀疑,撤点并校的直接目的就是政府为了省钱,减少教育投入,推卸责任。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绝对,撤点并校政策的初衷是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本身并无过错。只不过,正如@南方日报所说,这项政策在实际推行中一度出现过“一刀切”现象,再加上单向度的撤点并校仅是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内的任务,并不能与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完全画等号,种种复杂原因共同导致了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
现如今,撤点并校已被叫停,但这项政策的“后遗症”该如何消除?十几年间,农村小学的数量减少近半数,固然与农村适龄学生减少和外流有关,盲目的撤点并校也有责任。正如@中国乡村之声所说,在“后并校时代”农村小学的生存危机依然难解,虽然各地农村主动的撤点并校步伐已经放缓,甚至已经停下来,但农村小学不仅数量仍在不断减少,而且教学质量也在衰亡的惯性中不断下滑。
一所学校就是一个乡村的文化中心,不能任其荒芜。严格布局管理、因地制宜改造和恢复部分农村学校,恐怕是地方教育部门消除撤点并校“后遗症”时应该做的。正如@中国教育报所说,撤点并校留给我们的教训,不仅是不能忽视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真正合理的政策调整绝不可能一劳永逸,必要的反复调整,往往是决策者和实践者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公众真正负责的表现。
广州日报:盯紧下乡家电保证惠农到位 2009-02-25 |
赵志疆:从“学校”到“学区”是观念的更新 2010-09-07 |
李继彦:由保送考试看教育腐败 2010-12-13 |
范子军:廉江“微博救父”案很像回到了“原... 2011-06-13 |
留守儿童 2011-09-20 |
然 玉:“鼓励公务员创业”别剑走偏锋 2013-07-11 |
广州日报:盯紧下乡家电保证惠农到位 2009-02-25 |
新华每日电讯:深化改革容不得“庸官懒政” 2014-12-09 |
羊城晚报:小学生锐减和研究生剧增的尴尬 2009-07-22 |
羊城晚报:小学生锐减和研究生剧增的尴尬 2009-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