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石广田:乡镇工作谁“接棒”
//www.workercn.cn2015-05-22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前不久读完网上热传的《一个乡镇公务员的自白:我一定要考到城市里去》,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文章作者对乡镇干部以及农民的一番评价,让人既心酸又担忧:谁能接过乡镇工作的“下一棒”?

  1996年,我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乡镇工作。在乡镇10年间,我从事过很多工作,比如信访、工会、防汛、包村、农技推广、挖河打堤、计划生育、征购提留、种粮补贴、机关文字材料等。如今,这些工作经历成了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工作中,我与乡镇的很多同事都结下了深厚友谊。记得报到那天,乡里的领导和老同志忙着给我安置宿舍,叮嘱我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我到乡镇工作表示惋惜。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我并没有为自己的理想落差感到太多悲凉。我在工作中多看、多学、多留心,不懂就问,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两年以后我就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了。到现在,我还很感谢原来的同事们,教会我那么多工作技巧和处世之道,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同时,我与很多农民也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村里的干部,我还认识了很多农民。或许因为我自小在农村长大,我并没有觉得他们“素质”有多低。每年冬天挖河打堤,我都会拎一把铁锹做个“样板儿”,和大家一起干活儿,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有时候因为离村子比较远,午饭很多人都在工地上吃,乡里的包子、卤面也送到工地上。我就故意包一大兜与他们一起吃,没有筷子就随手掰两根树枝夹菜,彼此也不觉得生分。朴实的农民信奉一个简单的道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现在,偶尔我再到村里,很多人还要拉着我回家里吃饭。

  十多年来,农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税取消了,挖河打堤全部换成了机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越来越少……乡镇工作从管理到服务正在逐步转变。原有的乡镇干部大多上了年纪,由于文化功底比较差、眼界较窄且老化,角色转换较慢,一步步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常态,如不会使用电脑、没有农村发展的一技之长等。就是这些原因,乡镇干部与农民的距离正在拉大,接触渐渐变得稀少。

  看看乡镇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我真希望年轻人能到乡镇去工作,并且踏踏实实留下来,哪怕是三年五年时间,仅仅做一名“志愿者”也行。这些年,很多人都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但如果乡镇工作找不到年轻人“接棒”,这种局面将如何改观?全面小康将如何实现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农村发展的大潮正风起云涌,在困难中摸爬滚打,年轻人又何尝不能实现自身的时代价值呢?如果吃不了这个苦,就不要到乡镇去;假如一旦去了,就不要一味怨天尤人:作为一名乡镇年轻干部,难道不也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吗?这个“晴天”,正是农村进步的新开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