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回乡下看望老母亲,邻居三婶正陪母亲聊天,便问起她儿子的情况,三婶愁容满面地打开了话匣子。
三婶家的儿子同笔者的儿子同年出生,上小学时比笔者的儿子晚一年,从小学习一般,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只好上了县城的技校,由于自身上进心不强,又疏于自我要求,三年技校也没能学到什么本领,毕业后就待在了家中。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网打游戏,三婶天天看着儿子无所事事干着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时看到儿子心情好的时候就唠叨上两句,无非是你现在也是成年人了,应该到外面打工挣点钱,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可儿子要么不接腔,要么发脾气,有时还自言自语:“早早结束好了。”吓得三婶再也不敢往下说了。
听了三婶的话,心里真为她儿子的将来担忧。身边不少同事、朋友的孩子都成了“宅男”或者“宅女”,虽然有的上了大学,但由于找不到工作就宅在家中,上网聊天打游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想不到的是农村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又问三婶:“像你儿子这种情况,村里还多不多?”三婶说:“可不少哩,老李家的儿子,老邵家的闺女……”
三婶说着说着掉起了眼泪,都说养儿防老,可是现在看来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你说这可怎么办啊。还不到50岁的三婶脸上布满了皱纹,头发也白了不少。我知道这都是被她这个儿子愁的。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劝三婶:“还是顺其自然吧,也许过几年孩子再大点就好了。”
这些“宅男宅女”多多少少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对家庭而言,是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家庭条件好的有吃有穿,有父母“罩着”还能凑合着过日子,而家庭条件差的如果长期宅下去,连吃饭都成问题。面对这些“宅男”们,无论是村组织也好,社区也好,政府有关部门也好,都该有点行动,如果能有一批心理医生进门入户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宅男们走出家门,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就好了。
中国青年报:孙爱武博士在美国就已发病 2009-11-24 |
中国青年报:孙爱武博士在美国就已发病 2009-11-24 |
肖 擎:技术更替 2010-09-02 |
易艳刚:理性认识媒体监督 2011-06-20 |
王怀勇:历史人物如何讨“说法” 2011-08-18 |
惠铭生:应及早给“菜贱伤农”怪圈画上句号 2011-11-10 |
古城重建:千万别丢了文化多了铜臭 2013-06-14 |
古城重建:千万别丢了文化多了铜臭 2013-06-14 |
惠铭生:搭鸡窝都不用的沙咋用来建楼了 2014-11-13 |
赵蓓蓓:不能再让工业污染肆虐乡村 2015-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