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你们可能有很高的知识,但对于我们传承的文化,你们连常识都没有。因为没有看过,你们就否定他们的存在……”近日,演员陈道明在电视节目《传承者》上的这席话,在网络上赢得一片赞同。
这本是一场由山西稷山高台花鼓引发的争论。稷山高台花鼓有上千年历史,农耕文明时期人们以鼓乐祭拜,祈求五谷丰登,如今,它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民间有识之士保护着、传承着。此次表演的是50位农村孩子,他们身着红彤彤的服装,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和铿锵有力的鼓点,让灯光璀璨的舞台升腾起人间的烟火气。这样一段表演,被节目中的几位青年嘉宾点评为“没有创新”“看不到个体,只有一种孤独”……于是便有了陈道明的一番感慨。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观点。一些人看到民间艺术,下意识地就会贴上“土”的标签,看到是传统文化,便不假思索地视之为“落后”“过时”。他们常常不问来龙去脉,或者根本不屑于走近民间和传统,只知道个概貌,就迫不及待地高谈阔论、大刀阔斧,甚至只看到一片树叶,就敢否定一整片森林。一些人认定了民间、传统的“土”与“落后”,因此便坦然地奉行所谓的创新、推倒重来。于是,我们在新编京剧里看到真马被牵上了舞台,用所谓现代审美去消解传统戏曲的程式。这种怪事,不胜枚举。
面对传统,我们见过自卑的低到尘埃里,也见过自负的飘到九霄外。何以如此两极化?这自卑,说到底是看不起自己的文化传统,信奉的是不加分辨的“拿来主义”,以为外来的便是好,便是先进,便能随意图解和剪裁中国的现实。这自负,说到底是妄自尊大、自我封闭,陶醉在“天朝”意识和“大国”情结里,以为凡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便是真理,亦步亦趋,不容侵犯。不论自卑与自负,相同的病因在于对常识无视、对知识漠视、对时势忽视。无敬畏之心,因此常作惊人之语,不读书不学习,只能成为一叶障目的井底之蛙。如此违反常识的便不是见识,而只能走向偏见和谬识。下一次,当我们想要质疑时,不妨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是否真的读懂它的全部?
写到此处,想起陈道明在另一档电视节目《一年级》中的感慨:“一个演员,最好有文化的积淀。因为文化会帮你打开天窗,打开世界,打开人的心灵。”我们看待自己、认识世界也需如此。
刘巽达:文化名人出场费合理?悖理? 2010-11-02 |
解放日报:遗忘历史是可怕的 2009-10-23 |
解放日报:遗忘历史是可怕的 2009-10-23 |
彭 薇:怎么看“华丽的冒险” 2013-08-16 |
梅明蕾:“舌尖”上的众口难调 2014-05-20 |
屈金轶:丢枪叫“失控”,让谁脸红 2014-05-26 |
王钟的:贪腐不能赖家属 2015-04-16 |
整肃旅游乱象亟需法律落地 2015-10-30 |
中青报:剽窃丑闻中大学副校长的“智勇仁义” 2009-06-17 |
中青报:剽窃丑闻中大学副校长的“智勇仁义” 2009-06-1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