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我的校长父亲
孙林
//www.workercn.cn2016-03-18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父亲离开我已经五年多了,他那消瘦的身影、亲切的面容、慈祥的目光始终清晰地闪现在眼前。父亲是位教师,比较严肃。8岁那年,父亲让我背上书包,把我带到学校,还记得他那一脸的喜悦,满眼的期待。

  那时,不知我怎么那么厌学,老师一讲课,我心总是飞到教室外。作业从没独立完成过,不是不交就是抄袭,期末考试,我得了38分。回到家,父亲问我成绩,我把分数倒过来:“83分。”父亲一脸怒气:“你要知道,我也在学校,还敢骗我!”手臂高高扬起,最后还是没有落在我身上,不过我很害怕,暗下决心以后好好学习。可一转身,又忘了。

  那个假期,父亲给我布置了作业。

  一天,父亲出门前,给我摆好桌子、板凳,让我学习。可我一见到书本,脑袋就木了,哪有心思学习?没意思,就画小人儿,第一个不好看,画第二个、第三个……

  临近中午,听到父亲的脚步,心里慌了,但一切都来不及了。父亲看到满纸的乱画儿,真的火了,脸色铁青,厉声呵斥,不解气,拿来绳子,把我绑在门上,母亲不敢吭声,奶奶听到地动山摇,跑过来拉我,门动,一看,急了,扑通一声跪下,连喊:“老天爷哟,这可咋好啊!”父亲拗不过奶奶连哭带骂的求饶,把我松开。一跺脚,重重叹口气:“恨铁不成钢啊!”

  就这样,我熬到了四年级,那一年,我得了一场大病。

  早晨醒来,一睁眼,眼睛撑得生疼,看啥都恍恍惚惚,隐约中,看到父亲坐在旁边,焦急地瞅着我,看我醒来,一阵惊喜。陪在他身边的还有村里的医生:“看造化吧,这种病不好治,可能脑神经受了刺激,能挺过去的话,十八岁长成了,就没事了,挺不过去那就废了。”父亲一脸的恐慌、焦虑。

  也在那一年,我休学了,父亲再也不逼我学习了。

  医生说要尽力为我提供轻松的环境,尽量叫我开心,情绪好了,对养病有好处。此后,一到节假日,父亲便借来自行车,先在前横梁上绑上座垫,让我坐在前面,驮着我闲逛,去田野、去县城、去他能找到的所有让我开心的地方。

  来到田野,麦苗青青,菜花金黄,蝴蝶蹁跹,蜜蜂起舞。小河边,父亲教我游泳,河水那么清澈,偶尔鱼儿也来嬉戏。爱看电影,就带我去电影院。喜欢故事,就给我买各种连环画(小人书)。

  路上遇到刮风,父亲就停下车子,从兜里掏出他的大手绢,四角各打一个结,我头上就有一顶小帽子。

  两年后,除了感冒时爱头疼,我竟然奇迹般地好起来了,插班到下一个年级,以自己那不争气的成绩和爱打爱闹的名声,面对一个个比自己小而陌生的面孔,我感到了羞愧,想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可连乘除法都不懂的我,谈何容易?

  一天晚上,我已浅睡,迷迷糊糊中,感知父亲上完自习课回来,他上了床,斜躺着,捧了一本书专心地看起来。

  第二天趁他不在,翻出那本书,书页泛黄,有的地方黑乎乎的,打开,是一本古体书,里面都是数学题,虽然看不懂,但语言风格很独特,有的题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一笼兔子一笼鸡,两笼并在一笼里……等父亲回来,我问那是什么书,父亲告诉我:“这是我上学时的参考书——《难题详解》,很有意思,能开启智慧,我先看看,准备以后教你。”

  此后,在课桌的一角,我放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要认真。”上课一开小差,就看看这三个字,强迫自己收回思路。新的课程弄明白了,旧的也要补回来,便找来二至四级的课本补习,还不满足,就把那本泛黄的《难题详解》找来,从此体会到解出难题的成就感。

  终于,期末考试我拿到了班级第三名。那夜,我早早入睡,半夜隐约听到父亲提到我的名字,一激灵醒过来,他对母亲说:“咱儿子不笨,当他从我手里接过奖状时,我那么自豪,可我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不敢给他加压啊!”

  从那以后,“咱儿子不笨……”这句话时时鼓励我去迎接各种挑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