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父亲的民情日记
班志斌
//www.workercn.cn2016-06-2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家祖孙三代都有党员,外公、外婆、奶奶是党员,大伯和父亲也是党员,我在大学里也入了党,可以说是“党员世家”了。家里这么多党员,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其中,父亲的“民情日记”,给我的印象最深。

  父亲是社区的党委书记,获得了很多荣誉,多次被评为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还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社区工作虽然忙,但父亲很重视对我的教育。我大学在外地读书,寒暑假才能回家。父亲想趁着我放假在家,多和我聊聊天,分享一些人生体会。可父亲经常加班。好不容易父亲在家休息,和我聊天,一个电话打过来,或是盖章签字、或是邻里矛盾,都要立即去处理。后来,父亲想了一个办法,让我放假的时候去他的社区做志愿者,负责整理材料。一来,让我和社区里的不同人打交道,积累社会经验,并在实践中增长工作能力;二来,在上下班的途中,父亲还可以和我交流一天的收获。

  “你有多余的本子吗?”有一天,父亲突然问我要本子,出于好奇,我问父亲要本子干什么?父亲告诉我要写民情日记。当时,我并不理解民情日记的作用,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对民情日记有了新的认识。

  去年春节前夕,我在社区整理材料。一位老奶奶来社区哭诉,说春节慰问金发放不公平,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却没有领到慰问金。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怎么办。父亲把老奶奶请进他的办公室,拿出了民情日记本,上面把今年拿到慰问金的贫困户情况记录得清清楚楚,一页页翻给老奶奶看,解释道:“我们也知道你家条件困难,但慰问名额有限,咱们社区的困难户多,这些人家里更困难,这次慰问只能先他们了,等下次有慰问名额,我们再帮您争取。”看到本子上清清楚楚的记录,老奶奶也理解了社区工作的不易,还为之前的行为道了歉。那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父亲对我说:“社区事情杂,所以工作要踏实。民情日记里记录了社区里每一个困难家庭的情况,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社区资金有限,如何帮扶更多困难户?民情日记里,还写满了父亲平时工作遇到的问题与思考。后来,父亲提出在小社区里建立“大党委”的方案,把辖区内的社会单位的党组负责人也吸纳进社区党委,整合社会资源,一起募钱捐物,帮扶社区困难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父亲告诉我:“不论干什么工作,都不能光‘苦干’,而且要‘巧干’。多观察、多思考,工作总能有创新。”最初的笔记本不久就用完了,单位里又发了统一的记录本,父亲依旧日复一日地坚持写民情日记……

  正因为是党员家庭,我始终能感到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也许这就是家风。在当社区志愿者的日子里,在父亲一本本民情日记里,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态度和担当。这也影响了我的成长之路,2014年12月,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并决心将这种精神财富继续传承下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