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名字背后有名堂
李莞梅 赵炳喆
//www.workercn.cn2017-05-25来源: 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今中外,即便语言文化各异,对名字的重视,却是一样的。不同名字背后的名堂,深究起来,也是旨趣各异,颇令人感慨。

  近日,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表示,一些还在以二战期间军官姓名命名的军营必须更名。

  冯德莱恩的这番表态,与此前媒体的质疑有关。近年来,大批难民涌入德国,使纳粹思想在德国防军一些人中沉渣泛起,曾出现过以纳粹德军手枪作为装饰物和以“卐”字形庆祝胜利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德国利珀附近一所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名字命名的军营,便被媒体质疑是在对其表示尊崇。无疑,为军营改名,表明了德国及德国防军与纳粹历史划清界限的坚定态度。

  有坚决改名的,也有坚持不改名的。与德国同为二战策源地的日本,以承袭名字的方式,延续着与军国主义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号和“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就分别承袭了二战时日本侵华舰队旗舰和海军主力航母的名字,其他舰艇如“金刚”“雾岛”“鸟海”“妙高”等,也均是旧时日本海军巡洋舰的名字。

  其实,日本也不是什么名字都不愿意改。在其国内右翼势力的口中及其修改的教科书中,侵华战争成了“进入中国”、日军强征的“慰安妇”成了“人口贩卖受害者”、其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则成了轻描淡写的“被俘士兵和平民死亡事件”,而日本发动的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则以发生地被命名为相对中性的“大东亚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没有对侵略战争的深刻反思,就不会有对和平的热切向往。由于对军国主义清算不彻底,战后日本始终有一股意欲为侵略历史翻案的右翼势力,“慰安妇必要论”“侵略定义未定论”等无耻论调接二连三出现,靖国神社“拜鬼”、修改教科书等丑恶行径也连番上演。日本安倍政府决定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更标志着日本放弃了二战以来“专守防卫”的安保政策,意味着日本即使以后自身未受攻击,也可“为阻止针对他国的攻击而行使武力”。这种为历史翻案、为自卫队走出国门寻找借口的行径,竟是在“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号下进行的。其背后,正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认、美化、篡改侵略历史的险恶居心。

  事实上,这样的伎俩不光日本会使,习惯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在这方面更是“老手”。明明是颠覆他国政权的行动,偏偏要披上“民主”“自由”的外衣;明明是对他国的抵近侦察,到其口中就成了堂而皇之的“航行自由”……

  蝴蝶振动一下翅膀都可能引发一场飓风,一个个隐含各种意味的名字,谁又能说对现实毫无影响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