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东湖的春天
庄晓玮
//www.workercn.cn2018-02-2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上善若水。武汉,是一座与水结缘的城市。从飞机上俯瞰武汉,大小水泊,星罗棋布,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蒸腾的水雾之中。长江穿城而过,由于长江在城内的走势,武汉城大致分为三块,武汉三镇由此而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奔腾到海不复还。与长江的惊涛拍岸、劈山绕岭不同的是,东湖翠烟缭绕、静娴毓秀,似乎是这座城市的另一张面孔。

  东湖,与长江仅一堤之隔,因位于武汉市内东部得名,水域面积达三十三平方公里,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城中湖之一。一百多年前,曾通连长江,水患频繁,1899年至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在长江和东湖之间修筑武金堤和武青堤,东湖的独立形态才得以形成。

  我在武汉求学时,学校距东湖不远,从学校侧门出来,穿越一段充满烟火气的街巷,过了卓刀泉路口,便豁然开朗,街巷中化不开的油烟味道仿佛成了前尘旧事,开阔清新的东湖水域扑面而来。

  从听涛景区开始游览,唯见碧波万顷,山色空蒙,远处的杉林郁郁葱葱,直堤一痕,横卧湖面,亭台二三,飞檐翘角,倒影寒清,烈风渐软。湖上明月,装饰了诗人的窗子,也装饰了夜游人的心情。

  一年四季,东湖的景色各有不同。

  潋滟春日,莺飞草长,游人如织,攀登至磨山之巅,万卷河山尽收眼底,极目楚天舒。十里樱花,粲然若烟。

  夏荷并不罕见,东湖的夏荷则胜在格局阔达、豪爽不拘,裹一袭霓裳羽衣的芙蕖仙子,在一片湖光山色中,迎风起舞,风姿绰约。宋人释文珦曾作诗《东湖荷花》:“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登画舫,乘快艇,泛舟湖上,劈波斩浪,人在画中游且吟,暮霭沉沉楚天阔,又是一番情致。

  秋冬时节,湖畔层林尽染,红色的水杉就像一排排笃定的卫士,静静矗立湖畔,守护着东湖的水,陪伴着东湖的风,那一抹明艳的红,热情似火,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温暖了游人的寂寥。

  东湖的美,说不完、道不尽。

  湖中烟波浩渺,卷起千层浪,变幻的天空,变幻的云,仿佛在诉说千百年来,东湖所见证的变幻的历史与变迁。

  相传屈原曾在东湖“泽畔行吟”。行吟阁是东湖景区为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而修筑的一处楼宇,位于听涛轩东侧,三层飞檐,翠瓦覆顶,阁前矗立着屈原全身塑像,高冠长佩陆离之剑,端庄凝重,凝眸视天。

  两千多年前,偌大的楚国宫殿容不下他清瘦的肉身,飘逸的衣袖容不下他热气腾腾的理想。这个哀伤的楚国人,独立湖畔,向天地、向山川、向星月发出叩问,掷地有声,忧思绵长,宛如一湾悠悠东湖水。

  楚国灭亡后,屈原纵身一跃,投入汨罗江,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上留下了一个热气腾腾的背影和几卷酣畅淋漓的长诗。

  与楚怀王时期楚国的内忧外患、日渐羸弱不同,忆当年,他的先人楚庄王即位时,楚国局势还不稳,令尹斗越椒举兵叛乱,楚庄王亲自到东湖击鼓督战斗越椒,战鼓声声,旌旗猎猎,军心大涨。慌乱中,斗越椒向楚庄王猛射一箭,这一箭射在了楚庄王身侧的鼓架上,鼓架山由此得名。后来,楚国在楚庄王的带领下迎来鼎盛时期,位列春秋五霸。鼓架山就坐落在如今的东湖风景区。

  战火与烽烟早已飘散在历史的长风中,行走在今天的鼓架山上,有谁记得,两千多年前的鼓架山上,曾经的战马嘶鸣?这里只有桃花灼灼,含笑春风,飞鸟嬉逐,青松挺直。

  东湖的美是有形的,具体的,春有樱花夏赏荷,秋看红叶冬品雪。东湖的魂却是无形的,文化的,就在史书中,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在听涛轩,把酒凭栏,与花为伴,拥天抱地,聆听拍案声,对湖数寒鸦,恍惚间,杜甫吟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唐朝走来,陆游吟着“一樽是处成幽赏,风月随人不用呼”从宋朝走来。

  一路走来,东湖并不孤独。坐拥二十万件文物的湖北省博物馆距离听涛景区不远。在这里,曾侯乙编钟在历史的角落里回响。四十年前,沉睡千年的编钟演奏出一曲浑厚的《东方红》,东方意蕴,清脆悠远,就像东湖水的涟漪,一圈一圈,漫延开去,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穿越时间之轴,全世界驻足聆听。

  同样是镇馆之宝的还有越王勾践剑。这一把闪耀着时间光芒的冷兵器,产于越国,由于风云际会、世事吊诡,怀揣着永久的遗恨,长眠于楚国。勾践剑与东湖水,一刚一柔,剑不语,水无言,共同见证了楚越的兴衰。

  浩荡长风从历史深处吹来,东湖的水面因此波澜起伏。不远处,城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奏响欢快的新时代之歌。

  如今,东湖绿道已全线贯通,全长一百零一公里,宽六米,宛如一道妩媚的风景线,串联起磨山、听涛、落雁、渔光、喻家湖五大景区,成了市民日常生活、休闲养生的好去处。春风十里,冉冉碧丝摇荡,烟堤幕翠,杨柳夹岸,连接起来的绿道让几大景区之间四通八达,让东湖有了一种全新的游览方式。

  今年年初,雪后初霁时分,很多市民不顾寒气袭人,在湖心亭上赏雪,半山半水伴红叶,梅香映雪月黄昏。三百多年前张岱在江南湖心亭看雪,景致恐怕也不过如此罢。

  我和友人相伴而行在这个旧貌换新颜的东湖绿道上,冬日的寒气早已褪尽,早莺暖树,新燕啄泥。几名大学生从我身边飞驰而过,他们骑着共享单车,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下,谈天说地,青春飞扬,迎着东湖的晨曦,向着春天和远方驶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