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蹲点。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
这本书描述了这所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12月28日《环球时报》《法制晚报》)
报道出笼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有一个背景却需要和这则报道结合在一起看。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学生熬夜做作业的新闻成了焦点。孤立的看这则报道,或许只是一条国际新闻。如果与国内学生熬夜新闻聚合一起,似乎看出了“舆论引导”的味儿。看看,不仅我们的孩子很苦,就连美国的孩子也很苦。
于是,这篇报道得出一个结论:美国教育很“美”?那是误读!美国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这是一种在“美国学生只睡4小时”中的沉醉。丝毫不怀疑美国孩子只睡4小时的真实性。但是,何必非要把这个拿出来说事?我们不管美国孩子一天睡几小时,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我们可以去比较,但是要和好的比,别和坏的比。再说了,美国孩子每天睡4个小时与我们何干?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孩子能不能有足够的睡眠?
无疑,我们的孩子的睡眠是严重不足的。这种严重不足主要还是课业负担过重导致的。我家儿子今年上三年级,每天上学的时候,已经把“背着书包上学堂”演变成了“拉着书包上学堂”。这是因为书包已经装不下课本和书籍,需要用一种叫“拉杆式书包”的书包装书本。这种“拉杆式书包”就像我们成年人旅行时用的行李箱,只不过是小了一点而已。
儿子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到上床上睡觉已经是10点多了。由于学校规定早晨到校时间是7点10分,加之我家距离学校有20多里路,早晨5点半就要起床。算算孩子睡眠时间也很短。最近这几天关于学生睡眠不足的报道很多,甚至还爆出了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睡觉,花钱请人写作业,或者是父母帮助做作业的情况。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可是,是不是也该思考教育负担问题?
素质教育我们喊了10多年了,可是我们看到的是目前的教育依然是题海战术、疲惫战术。我们需要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别让孩子在昏昏沉沉中学习知识,也别让厚厚的书包压弯了童年。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不能再挥舞了,填鸭式的灌输,增长的是知识,失去的是健康。
美国学生每天只睡4个小时,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美国学生只睡4个小时,就找到了幸福感,就找到了我们的学生也“加班加点”的托辞。再说了,这个调查也只是针对美国一所高中的,还是毕业班。未必能代表所有学校,也未必是常态。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是不是睡眠少了?该如何改变?
郭钦:不能总靠“经验姐姐”教大学生知识 2010-07-11 |
张 治:莫把孩子当“工具” 2012-04-26 |
微言快语 2012-05-09 |
孟 楠:何苦抢跑一步,毁了天真烂漫和天马... 2012-06-01 |
羊城晚报:“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 2009-04-24 |
张西流:“中国式修学游”亟需制度规范 2013-08-12 |
任海军:美国学生为何不嚷嚷“减负”? 2013-09-10 |
晏 扬:降低课程难度的意义不仅在减负 2013-09-26 |
秦春华:为什么有的中国孩子到国外会变了一... 2014-04-14 |
羊城晚报:“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 2009-04-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