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潘建伟:“量子梦”托起中国梦
//www.workercn.cn2014-06-03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新华网合肥6月3日电(记者徐海涛、王琳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潘建伟说。

  对这位44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来说,“量子梦”始于二十多年前。1992年,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本科生潘建伟在毕业论文中,不乏莽撞地向量子力学理论提出质疑。

  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微观世界的理论“充满悖论”。“比方说日常生活中有只猫,它要么处于活的状态,要么处于死的状态。但在微观量子世界里,这只猫会同时处于生和死两个状态的叠加。”潘建伟说,自己试图在论文中找个例证,来否认这个理论。

  当时,中国的量子物理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都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为了搞明白量子力学,1996年,潘建伟来到量子力学的诞生地奥地利,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国际量子物理学大师塞林格教授带领下的科研小组里,潘建伟逐渐崭露头角,1997年以他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实验量子隐形传态”,当选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但成为国际一流学者并不是潘建伟梦想的全部。1999年,潘建伟获得博士学位后产生了回国的想法,他的导师感到不解,把他叫到办公室问:“潘,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在中国建一个和这里一样的实验室。”

  彼时,基于量子力学而衍生出的量子信息,已被认为可能将是全球下一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成为国际科学界的前沿热点。

  2001年,潘建伟回到祖国,在中科大与同学杨涛一起组建量子信息实验室。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他在组织科研队伍、开展实验室建设的同时,与国际上的先进研究小组保持密切联系,继续在维也纳大学从事多光子纠缠方面的合作研究。

  量子信息研究集多学科于一体,要想取得突破,必须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多年来,潘建伟一直有针对性地选送学生出国留学,把他们送到量子信息研究的优秀国际小组加以锻炼。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