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万雪峰近照
虽然当上研发团队负责人已经好几年了,但万雪峰还是改不掉自己喜欢往炼钢厂跑的习惯。
这个毕业于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7年前来到鞍钢技术中心,在那里,他“瞅啥都新鲜”。原来一直跟书本打交道的万雪峰打定主意,“要先去一线学习”。
没过几天,他就脱掉衬衣和西裤,穿上工作服,一头扎进炼钢厂。白天在车间,“较真儿”的万雪峰缠着现场炉长以及合金工、调度工等多个工种的师傅请教问题。
晚上的时间更金贵,鞍钢技术中心有“跟钢”的传统,即科研人员到生产现场全程跟踪试验钢种的冶炼及产品轧制过程。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跟钢”往往被安排在夜间。
“跟钢”结束后,拿上记满数据的笔记本,万雪峰一路小跑回到住所,匆匆洗个澡,打开电脑,就开始做数据整理分析工作。他自己也记不得回家的时间,有时是上半夜,有时是下半夜。有时整理完数据,天也亮了。“跟钢”数据汇报从早晨8点开始,洗把脸,他又出门了。
这个年轻科研人员的衣服每天都沾满炉渣,“黑黝黝的一片”,脸上也总是“脏兮兮”的。有的工人见到他,把他当成了工友。
“别人说的那是别人的经验,自己不去一线看一看,永远得不到第一手的资料。”这个35岁的博士一字一句地说。
刚去“跟钢”的那几天,万雪峰和同事请工人在好几百吨重的大钢包里取样,钢包里温度将近1600摄氏度,人一站近“脸都烤的疼”。工人们怕热,大多站得远远地取样,但几天后,万雪峰的师傅带着他去取样,同样的动作,不同的距离,测出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数据毕竟是死的。”这个炼钢工人口中的“万博士”,便赖在了炼钢厂,一不留神“半年过去了”,再一晃眼“又过了半年”。万雪峰在一线呆了整整3年。
他说,自己用这3年“洗掉了学生气”,更认识了“一线这个最好的老师”。
炼钢过程中的测温是个技术活,一般情况下,为了检查炼钢情况,会在一个200吨重的钢包里取样,这个过程一般需要花上5分钟。但整个炼钢过程才40分钟,“对工业化生产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个时间我们耗不起”。
在生产一线锻炼的第二个年头,万雪峰仔细分析了鞍钢的生产系统。他发现,炼钢总厂一二工区尚未使用副枪(一根水冷式三层钢管,可测钢液温度和成分——记者注),过程检测需倒炉,不仅劳动强度大、冶炼周期长,而且钢水纯净度与先进钢企相比也有差距。受老厂房整体布局限制,炼钢厂无法安装副枪,“效率问题亟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