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有人说他是中国的阿甘,21年来每天雷打不动跑6公里,下雨天打着伞也照样跑。
有人说他是“火箭数据处理王”,21年来先后托举70多颗卫星奔向太空,没有出过丝毫偏差。
他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车著明,在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位高级工程师已与这些瞬息万变的数据相伴了21年。
一次尴尬的电视直播点燃航天梦
车著明的航天梦始于一次尴尬的电视直播。
1992年3月22日18时40分,中国为澳大利亚发射通信卫星。当时正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车著明和同学挤在一间教室里,观看发射实况直播。
“……5、4、3、2、1,点火!起飞!”火箭尾部喷出一股火焰和黄烟,箭体却安然不动。几秒钟的静默之后,主持人出现在镜头前,宣布“发射中止”。
车著明觉得“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主持人后面说的话“一句也没听到”。就在那一天,他告诉导师:“我想去发射中心,干航天!”“因为我意识到中国的航天事业迫切需要相关人才。”车著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第二年毕业后,车著明放弃到大城市和高校工作的机会,选择了位于川西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该中心第一位数学专业研究生。
没想到,车著明刚来发射中心就赶上了我国航天史上仅有的两次大爆炸。信件如雪花般从全国各地飞来,有鼓励鞭策,也有严厉指责,“长城奇耻,国人心寒”8个大字让车著明揪心地痛。
那段时间,该中心发射任务明显减少,一些人提出调离,车著明则决定“留下来”,解决现实问题。火箭爆炸的巨大破坏力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这个“心魔”不除,势必严重影响航天发射事业。于是,车著明把目光投向了“液体火箭爆炸毒气扩散研究”。
既没有理论基础,又缺乏数据资料,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车著明买来爆炸力学、耗散理论等书籍,深入爆炸事故现场实地勘察,翻译了大量国外导弹地下井爆试验资料。苦苦钻研了1000多个日夜,他终于完成了《卫星发射场区液体推进剂爆炸毒气逸散理论与试验研究》课题,扫除了笼罩在科技人员心头的“乌云”。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研究领域的空白,获得了国家创新发明专利,并被成功应用到60多次航天发射事故防范、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理中。
从3个月到500秒
火箭成功发射的一刹那,车著明的数据处理工作开始了。
从发射升空到星箭分离,火箭每分钟产生数以亿计字节的数据。车著明的职责就是从这个数据海洋中判断火箭飞行状况。
数据处理能力被称为发射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发射成功,要靠数据来判读;发射失利,要靠数据来分析。而在2001年之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却几乎为零。每次发射任务完成后,都要把数据送到外单位进行分析处理,来回一趟,短则30天,长则3个月。
车著明急切地找到领导:“这怎么行?”
他主动请缨,承担了遥测快速处理项目。18个月里,他与同事完成6万行程序编制与调试任务,完成各类文档48万字。系统研发一举成功,结束了中心没有自己遥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历史,数据处理时间也从原来的几个月缩短为3天。
此后,车著明又数十次对遥测快速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换代,新一代系统数据处理时间从3天缩短至500秒。车著明用自己的冲刺推动了中心数据处理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粗到精的一次次跨越。
后来,车著明又提出“航天器飞行数据处理融合处理方法”,实现了中心高轨道航天器精度预报领域零的突破。有了这一系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初始轨道预报精度由数百公里减少到几公里,节省的燃料可使卫星延长寿命1年以上。
从低轨到高轨,从高轨到深空,车著明一直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