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年扎根
“数据王”创造多个第一
1993年,车著明从国防科大毕业,原本可以留在高校任教的他自愿选择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单位第一位数学专业的研究生。
当时,发射中心几乎不具备事后数据处理能力,每次发射任务完成后,都要将相关资料送到外单位分析处理,耗时短则1个月,长则3个月。车著明到岗后主动请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成功开发出系统,让发射中心第一次实现了数据的自主处理。现在,火箭发射遥测关键数据处理时间只需500秒。
随着对火箭发射要求越来越高,车著明围绕解决问题论证建立起数学模型,使中心预报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初始轨道误差由数百公里减小到几公里,从而节省卫星燃料,并可延长一年的寿命。
2012年,一次发射外星任务时,由于轨道参数表述方式不同,来自法国的专家拒绝签字。关键时刻,车著明用流利的外语,几分钟便将轨道参数计算过程表述得清清楚楚,法国专家不仅签了字,还竖起了大拇指。
只要是跟数学相关,车著明都记得牢牢实实。曾经一次,年轻的科技员在执行航天器跟踪测量任务时遇到麻烦,车著明二话没说,用纸笔边写边画,密密麻麻的公式顺利帮他们解决了难题。
对细节认真,才能造就完美。20多年间,车著明和同事们多次在技术上实现零突破,创造多个第一,被公认为名副其实的“数据王”。
坚守梦想
一辈子当“沟里人”
在车著明妻子眼里,她只知道丈夫工作很忙,但从来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到卫星发射中心工作21年间,他的妻子和儿子一次都未到发射现场看过卫星发射。
2007年一次重大任务准备期间,由于持续工作,车著明左耳突然失去听力,被诊断为“疲劳缺氧性耳聋”,治疗后仍落下了耳鸣后遗症。前几年,又患上了腰肌劳损。
车著明的努力,换来了卫星发射中心相关技术的大跃升,同时,不少企业也闻名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还在10多年前,车著明的一位同学、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就力邀他到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开出了高达40万元的年薪,还承诺为家属解决工作。而当时,在卫星发射中心,车著明的年薪只有4万元。
在妻子的劝说下,车著明动心了,递交了辞职申请,但他的心里却已经乱作一团。反复思考了几天,车著明要回了那份申请书,选择继续拿4万元年薪。“我是湖南沟里出来的,现在就要扎根在凉山沟里了,一辈子都只能当沟里人。”他打趣自己。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生活,车著明闹出了不少让同事们津津乐道的轶事。在结婚23年纪念日时,他想要给妻子一个惊喜。这是车著明第一次走进首饰店,发现一条项链动辄上千元,这个价格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而走进花店选花时,他却又把康乃馨误认成了玫瑰。
年过半百,车著明仍然坚守着他的梦想,一直奔跑在航天事业上。(记者 吴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