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杜祥琬院士:半世纪的“原子弹情结”
//www.workercn.cn2014-10-17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新华网成都10月16日电(记者呼涛 杨迪)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世界震惊。“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在那一刻发生改变,宝贵财富影响至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四川绵阳深情回忆。

  “原子弹不是中国人主动要搞的,但面对外部威胁,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要有原子弹。我们不要多,但要有——作为战略威慑,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杜祥琬说。

  这位76岁的老科学家半个世纪的科研轨迹,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一刻发生了实质性改变,而“两弹摇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就在绵阳。

  在这座地处西南腹地的中国科技城,迎接老科学家的是城市入口处高大的形似云朵的红色镂空雕塑:原子弹爆炸后升腾起的蘑菇云。在这个低调而底蕴深厚的城市,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选在10月16日开幕。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杜祥琬院士,是中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使中国氧碘化学激光等新型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两弹元勋”钱三强选派的三十位中国留学生之一,北京大学数学系学生杜祥琬被派到莫斯科学习原子能专业。

  1964年10月16日这天,杜祥琬正在准备第二天的毕业答辩,一位苏联同学突然问他,“杜,你学了这个,毕业之后回去有啥可做的?”

  这话刚说没过几个小时,“莫斯科的广播电台里就播发了一个只有一句话的重要新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真理报》也刊发了这个消息。”杜祥琬回忆道。

  “答辩那天,就在我准备步入答辩会场的时候,那位问过我问题的苏联同学跑过来说,‘杜,祝贺你!我知道你们回到中国做什么了!’这个事情深深地刻在我心里,这是一个国家改变国际地位的重要‘武器’。”杜祥琬说。

  他说,自己当时毕业论文选的是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还为答辩陈词后的提问环节准备了29个可能被教授、专家问到的话题。结果,一位原子能专家恰好问到了其中两个他有过深入思考的题目,他的回答让在场的专家非常满意,答辩得了满分。

  带着只有优秀毕业生才能得到的红色毕业证书,杜祥琬学成归国,投身氢弹原理研究。“我们的任务就是搞清氢弹的原理。1966年12月28日,中国‘新的核试验’——氢弹原理试验成功。”杜祥琬说,中国科研人员实际上只用了两年两个月就完成了这项完全独立自主的科学研究。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研究天文学,结果一辈子投身核物理。有人曾经开玩笑讲,你的大大的天文梦破灭了,研究了小小的原子核。”他说。

  “我们是被国家选择的,也是被历史选择的。”杜祥琬说,服从国家目标、投身“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倍感幸运。

  杜祥琬表示,“‘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华民族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奋斗精神。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无论从事军用还是民用技术,都要懂得如何服务于国家目标,甚至于服务于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军用技术还是和民用技术,它们的目的和归宿是不分的,应该说也是一家,中国科技工作者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杜祥琬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