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李开斌:37载水稻育种为让农民“多收三五斗”(高清组图)
//www.workercn.cn2014-11-06来源: 中国文明网 
分享到:更多

超级稻的研发者李开斌(左)和中科院院士谢华安(右)在测产现场。资料图片

  2012年立冬后一天黄昏,天色很快暗沉。记者见到从温室里出来的李开斌,汗水顺着脸颊淌,灰白头发濡湿的一绺一绺,抿紧嘴唇,认真听取技术人员提出温室改造的意见。他对记者说:“我们改造温室,提高水稻育种加代频率,一年当做两年用,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种一年收两年。”

  “让农民种一年收两年”,“让农民多打几斤谷子” ,多年前,召唤李开斌全身心投入水稻育种事业的,正是这朴素的梦想。

  1977年,李开斌从楚雄农校毕业。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第一代水稻育种专家邓有成向他询问:“愿意在农科所搞水稻育种吗?”他点点头,理由非常简单:“小时候饿怕了”。

  但是,在恩师、岳父邓有成身边耳闻目染30多年,从真正理解老师由一个富家华侨子弟,千山万水回到故乡,脱下洋装当上农民,把“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作为理想不懈追求的时候;从看到老师历尽磨难,带领楚雄率先完成中海拔稻区籼稻改粳稻、高秆变矮秆,选择由引进品种向自主育种转变,引领云南水稻生产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从老师引领他在党旗下发出庄严誓言的时候;从看到丰收的老百姓拉着他们的手,欢天喜地的时候……李开斌已为心中那份朴素的梦想、深沉的爱找到扎根一生的土壤。

  2007年,得知楚粳27号被认定为云南第一个超级稻的消息,80岁老人邓有成常常一个人喃喃自语和发笑:“后继有人了,后继有人了……”2010年7月7日,李开斌开颅手术拆线这天,邓有成老人突然去世。病床上,悲痛万分的李开斌想起老人喃语“后继有人”的模样,挣扎着起来就要下田去。

  梦想,点燃激情之火,穿越两个世纪,在一家两代三人的胸膛里熊熊燃烧!

2013年4月17日,李开斌在办公室记录水稻育种情况。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据说,袁隆平最著名的一个梦想是“夏天可以在和树一样高大的水稻下面乘凉”,而李开斌的梦刚好相反:“我曾经把高原粳稻种子拿到上海平原地区去种,嘿嘿,长得有一人多高,风吹就倒!”所以他一句话就概括了以后的工作目标:“着力提高品种的广适性,让更多地方都种上我们高产质优的水稻。”在他的梦境里,他的水稻变矮了,走出了大山,甚至在江南水乡、黑山白水之地也看到了高原粳稻脉脉身姿……

  水稻育种是一项异常艰辛的工作,非常枯燥、周期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成果,但李开斌却从来不曾懈怠,更从未轻言放弃。艰辛而漫长的育种之路,他默默地走了30多年。李开斌说,他小时候家乡的稻谷亩产量只有100多公斤,半饥半饱成了他刻骨铭心的记忆。1977年从楚雄农校毕业后,李开斌来到楚雄州农科所工作,一干就是37年。他说:“我不图钱,不求名,前几年有些公司想让我跟他们干,开出几十万元的年薪。但是我没去,至今仍拿着四五千元的月工资。我只有中专学历,现在是二级研究员,已经很知足了。我就想用好自己的知识,帮助农民群众多收点粮食。”

  2012年冬季,楚雄市苍岭村河心村村民小组长刘德华回到农村三年整,在连续两年包租150亩土地种植楚粳28号获得大丰收后,刘德华告诉记者:“我回家来发展是选择对了!”同时,州农科所青龙桥试验基地周围突然拔起十多座高楼大厦。基地大门外是熙熙攘攘的城市喧嚣,大门内是沉寂的土地,一颗颗心做的种子在这里坚韧守望春天到来,蓄积力量,等待萌发……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