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屠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它的人失望(图)
//www.workercn.cn2015-12-07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北京时间今晚瑞典登台演讲 回首一生,85岁老人长记七十年前哥哥一句告诫

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它的人失望

  少年屠呦呦

  绘画/臧路

  当地时间12月4日17点50分,在历经长途飞行后,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顺利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启其充满荣耀的“诺奖之旅”。据悉,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奖演讲将于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举行,屠呦呦将排在第三位出场。昨日,屠呦呦的关门弟子、也是屠呦呦带过的唯一一位博士生王满元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对老师此行开心之余也甚是心疼:“老师年岁已高,身体不好,长途飞行对她来说是个挑战,她之所以硬撑着前去领奖,一方面觉得这是为国争光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机呼吁世界关注中医药,关注原创性疫苗。”

  丈夫说:“她脑子里只有青蒿,回家满身有机溶剂味”

  瑞典当地时间12月7日,屠呦呦将进行《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主题演讲,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提供的信息显示,屠呦呦当天下午第三个出场演讲。届时,她将用中文讲述发现青蒿素的过程,诺贝尔奖委员会方面将在现场提供英文的同声传译。

  北青报记者问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药剂学系主任王满元,屠老师的这篇演讲稿是否和他谈论过?王满元告诉记者:“我们确实有所交流,但是演讲的具体内容现在要保密,只能跟你说,老师为这篇演讲做了很多准备。”

  今年10月5日晚,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是:“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对屠呦呦来说,与获奖相比,她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

  1967年,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启动,屠呦呦与同事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小白鼠身上的抗疟疾检测,但进展并不顺利。在困境时,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给了她灵感。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尽管从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还有大量筛选鉴别工作需要去做。青蒿只是传统中草药中的一个类别,其中包括了6种不同的中草药,每一种都包含了不同的化学成分,治疗疟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青蒿素治疗疟疾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了完全的成功,那么,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同事们只能以身试药。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短时间内提取大量青蒿提取物,困难重重。“文化大革命”期间,业务工作都停了,根本没有药厂可配合。当时为了争取时间,课题组“土法上马”,用七个大水缸代替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中药所又增派人员,开始大量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课题组姜廷良说:“乙醚等有机溶媒对身体有危害,当时设施都比较简陋,没有通风系统,更没有实验防护,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

  回忆那段攻坚期,屠呦呦丈夫李廷钊很心疼妻子:“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回家满身都是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最终,实验得以成功,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一个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屠呦呦在发表于《自然》上的论文中写道:“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而对于外界喧闹的中医西医之争,王满元表示屠呦呦并不关心:“屠老师并不关注她的研究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归属问题,也不关注对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她在心里坚信,传统医药是个宝库,而现代科技可以提高中药疗效。屠老师是一位在科研生涯中将中药现代化作为毕生追求的医药科学工作者。”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