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韦本辉在考察用粉垄技术种植的水稻长势。胡 泊摄
“感谢您的好意,粉垄机的改进还是我们自己做吧。”韦本辉婉拒了一位美籍科学家“合作开发”的请求。他的想法是:粉垄机是中国人发明的,应该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首先为中国的农民造福。
韦本辉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所研究员、薯类作物育种栽培专家,不仅选育审定了7个淮山(山药)新品种,还发明了淮山定向结薯栽培方法;他发明的粉垄耕作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被袁隆平院士等多位农业专家誉为中国农耕史上的“重大革命”。
他告诉记者,自己还要实现两个愿望:一是把淮山定向免耕生态栽培法推广到更多地方,为农民脱贫致富再加把力;二是把粉垄耕作栽培技术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专注山药领域研究
“山药结薯从来都是垂直着往地下生长的,没想到横着结薯也能长得这么好!”11月3日,农业专家盖钧镒院士专程考察了韦本辉在南宁郊区的山药定向栽培技术。捧着一米多长、六七斤重的山药,他连说“没想到!”
“简单地说,定向生态栽培是在地里开一条槽,铺上半圆形硬质材料, 在高位处埋好山药种茎(种子),出苗后不用搭架,让淮山茎蔓在地上自由‘爬’行。”韦本辉介绍。
他还推荐一种更妙的“免耕定向生态栽培”的方法,这种方法不用像以前那样种植、采收都要深挖沟了,省工省时,还能在荒山、荒坡甚至林下种植应用。同时,种植不用再喷洒除草剂,节约成本,淮山不但产量不受影响,而且品质还好。
“结薯横着的淮山种植法是2004年发明的,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大面积推广。”韦本辉告诉记者,去年他还把这种栽培技术推广在荒山荒坡和稀疏的林地里应用。“这样不仅不占用良田,还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路子。”
韦本辉2001年担任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把研究重点锁定在当时无人关注的淮山上,“淮山亦粮亦菜亦药,营养丰富、老少咸宜,绝对是好东西。但之前广西的淮山研究一片空白,种的都是老品种,产量低、品质差,研究开发的潜力极大。”
认准这个领域后,韦本辉和同事开始了漫长的研究之路。15年来,他主持选育了“桂淮”6号等37个系列新品种,其中已有7个通过审定,摸索出高效易行的“21111”共性关键栽培技术。作为农业部的淮山研究首席专家,韦本辉联合河南、山东、甘肃等省的科研单位一起攻关,把山药引种到宁夏、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和内蒙古、辽宁等地,实现了“南薯北移”“北种西扩”。
“我国淮山的种植面积已由2008年的30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700多万亩,昔日的‘奢侈品’已摆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韦本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