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月23日前夜,惊悉宋文骢老总去世的消息,彻夜无眠。18年前的3月23日,歼-10首飞上天,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将自己的生日改在这一天。
我与宋老总相识,已有30多年。
30多年前的一个初春,我刚到空军某论证部门工作,因为“新歼击机”立项论证工作需要,在成都611所附近一个简陋的部队招待所里,我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歼-7Ⅲ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当时,宋老总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了他心中的“新歼击机”的蓝图,令大家振奋不已。
宋老总说的是一款全新的无尾(一般将没有设置水平尾翼的飞机称为无尾飞机)气动布局歼击机,也就是当时称的歼-9飞机。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一点国外战斗机研制的信息。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大批装备F-16,而法国有意将刚完成研发的幻影2000向我国出售。我国“新歼击机”的发展,应当走哪一条路,实在让我们纠结。
宋老总当时向我们展示的新歼击机的气动布局,更接近法国的幻影系列无尾飞机。按照当时我们所学的知识,无尾气动布局,控制飞机俯仰力矩的舵面只有安装在机翼后端的、类似于飞机襟翼位置的舵面,故而又称之为升降襟翼,当升降襟翼偏转时,只有通过改变主升力面的翼型升力,来提供飞机的纵向控制力矩,所以,升降襟翼能提供的控制力矩是十分有限的。根据当时航空界权威人士的看法,采用这样气动布局的飞机,必须使用电传操纵系统,才能使战斗机在确保稳定飞行前提下,实现飞机的大包线、高机动等飞行能力。
电传操纵系统最早正是为了解决飞行器的稳定性,保证战斗机具有足够的高机动飞行能力而发展的新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在F-16飞机上完成了电传操纵系统的研制;紧接着,法国人也在幻影2000飞机上实现了电传操纵。我国的飞行员曾在幻影2000飞机上,亲身试飞、体验了其卓越的机动飞行能力,飞机瞬时最大机动过载高达10g以上。尽管当时中国也开展了电传操纵技术的研究,但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距离。我国当时战斗机在役装备的研制重点,还停留在如何让歼-8飞得更远、能装更多等问题上。要想让我们的新战斗机装上电传操纵系统飞行,当时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周正平:舞台上的“灯光诗人” | 2010-03-26 |
泰丝的复兴与吉姆·普森 | 2010-03-26 |
宋文骢:向天再借一百年 | 2010-03-26 |
"90后"大学生群体... | 2010-03-26 |
"90后"大学生群体... | 2010-03-26 |
"90后"大学生群体... | 2010-03-26 |
《工人日报》2010年3月份:职工风采录 | 2010-03-26 |
“抗旱妈妈” | 2010-03-26 |
云南: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带领群众抗旱 | 2010-03-26 |
“歼10之父”宋文骢院士去世 享年86岁... | 2010-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