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88年,涂铭旌年届花甲。他没有像许多同龄人那样“到点退休”,而是决定转向功能材料研究,利用四川攀西地区丰富的稀土钒钛资源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在辞别自己参与创立的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及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后,60岁的涂铭旌受聘担任成都科技大学(后合并组建四川大学)“一穷二白”的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开始“材料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同样是从零起步,他先后指导或主持了“镧镨铈混合稀土在冶金和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四川混合稀土制取贮氢合金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室温磁致冷材料开发”等多项重点研究。他领衔学科先后获得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授权点、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专业博士授权点,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995年,先后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成果奖,拥有30余项发明专利的涂铭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耄耋之年的涂铭旌受聘为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和设在校内的重庆市新材料应用研究实验室主任。“80岁高龄再到一所‘二本’高校从零起步,还能干出什么名堂来呢?”许多人都为涂铭旌捏了一把汗,但涂铭旌不为所动。实验室建设期间,他常常顶着重庆夏天的烈日,整天泡在工地上,晚上回到宿舍又开始筹划学科建设。8年间,他先后主持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实验楼、60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领衔建设了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微纳米光电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高校微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组建了40余人的高层次科研团队。他带领重庆文理学院的科研团队主持了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国家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参与1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个科技重大专项,发表科研成果30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10项,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
涂铭旌在实验室仍精力充沛,谈起“双创”更是精神倍增。他说:“‘科技报国’的根本就是创新创业。一个以‘科技报国’为己任的科研工作者,只要国家有需要,在什么地方都能搞‘双创’;只要社会有需要,在什么时候什么年纪都能搞‘双创’。”(本报记者 张国圣)
陈丽芳:铝材加工行业的“巾帼英雄” | 2014-05-02 |
劳动者之歌:铝材加工行业的“巾帼英雄”陈... | 2014-05-02 |
责任在召唤我回国 归侨院士万立骏:追求有... | 2014-05-02 |
女焊工刘宏:难忘那焰火的绚烂 | 2014-05-02 |
吴友建:盐商集团要做为创客们雪中送炭的“... | 2014-05-02 |
“工人院士”胡胜的金属雕刻人生:雷达上的... | 2014-05-02 |
韩军:宁波大学回族大学生的“西北梦” | 2014-05-02 |
“工人院士”胡胜的金属雕刻人生:雷达上的... | 2014-05-02 |
殷福星:“游子”归来为创新(图) | 2014-05-02 |
王菲菲:创业敢闯敢拼 | 2014-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