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刘若鹏:把“未来”带到现在(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2-14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把“未来”带到现在

——记光启科学创始人刘若鹏

刘若鹏

  图为在光启东莞生态园研发基地,集广域互联网信息传输和光学监控于一体的“云端号”准备升空。毛思倩摄(新华社发)

  刘若鹏,1983年出生,在深圳长大,中学毕业后被保送至浙江大学,获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被美国杜克大学研究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后来获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2010年回国创办光启,任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光启科学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马丁飞行器公司执行董事。“万人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被誉为“深圳新生代科技专家”。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5中国新材料产业年度人物”称号,入选“2016胡润‘80后’富豪榜”。

  光启科学专注于未来技术业务,致力于打造未来智慧城市,协助城市运营商,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生活便利及生活安全的问题。2016年上半年,光启科学营收3.1亿港元,同比增幅462%。截止目前,光启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3000件,其中,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占全世界超材料领域过去10年申请总量的86%。

  2010年,27岁的刘若鹏带领5位团队核心成员回国创业。他们东拼西凑借来20万元,所幸获得深圳市科协和科工贸信委的支持,拿到了来自松禾资本董事长厉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冯冠平、迈瑞医疗董事长徐航合计3000万元的投资。6年来,刘若鹏带领团队打造了一系列产业化平台,包括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光启科学有限公司、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等。

  目前,光启组建的全球创新共同体已横跨5大洲,创新机构分布1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马丁飞行包、太阳方舟、“云端”号、临近空间“旅行者”号、海容宽带、超级WiFi、空间悬浮站、智能光子、指纹卡、超级数据链等。“创新是把‘未来’带到现在的活动,光启的创新是通过‘设计未来、实现未来、分享未来’而实现的。”刘若鹏说。

  专攻科技源头创新

  刘若鹏从小就喜欢看科幻片、痴迷物理、对科技发明无比上心。“当先进的技术A和技术B‘联姻’后,并不是产生一个A+B的技术,而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产生一个技术C。”刘若鹏认为,这个全新的领域会使人类的线性技术发展变成指数的发展模式,从而使得互联网、通信、大数据等技术相互融合。

  2004年,正上大二的刘若鹏刚接触到超材料这门只有3岁的学科时,一下就爱不释手。从那时起,刘若鹏就下定决心,要用毕生精力来研究这个充满无限未知的学科。在浙大读书期间,刘若鹏就发表了国际论文。2009年,在美国杜克大学研究院读博士的刘若鹏,率领团队用超材料技术成功研制出了隐身衣,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超材料宽频带隐身衣的设计与制备》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刊载后引起轰动,这更坚定了他专注超材料研究的决心。

  谈到在深圳创建光启,刘若鹏说,处在经济转型发展新时期的深圳,源头创新和产业链的空白点均带来无数的机遇。深圳有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氛围,光启一成立即被列入“深圳十大科技创新工程”,随即又入选深圳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支持的科研平台机构。“深圳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对科技的投资比其他城市更具前瞻性。”刘若鹏说。

  致力于科技源头创新的光启,形成了“研究院+企业+其他创新平台”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科研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颠覆式创新之路。光启掌握了世界前沿的超材料技术、智能光子技术和新型空间技术及相关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世界级的创新研发团队,充分融合了电子信息领域、数理统计领域等学科的各种前沿知识和技术,业务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工业、新型空间服务、智能装备、智慧城市、新型无线通信等。

  三大理念布局未来

  光启拥有丰富的创新载体资源。2011年底,光启设立了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超材料技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建和在建十余个省、市级实验室。

  光启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底,光启设立全国首个专注于超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并独立招生,为超材料技术源头创新和产业化进展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该工作站已招收博士后83名,其中超过30名为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的高校毕业的博士;共参与国家级项目5个、省部级项目8个。

  近年来,光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7月,全球首条超材料中试线在光启投产,实现了超材料技术规模化生产;2014年9月,光启科学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专注于开发从低空空域到临近空间各个不同高度的飞行或驻空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空间服务;“云端”号、“旅行者”号和U-1等由光启科学成功研发,新西兰马丁飞行器公司和加拿大太阳方舟公司也由光启科学并购整合。

  2015年,光启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的三大特征:深度空间、机器自觉、终极互联。深度空间,是人类对多维空间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机器自觉,一切的硬件装备都会被赋予灵魂;终极互联,则是把所有地区的信息、物流、能流等都连接在一起。而全球创新共同体,即是光启将这些趋势交付给人类的载体。2015年6月,光启“旅行者”号在新西兰南岛阿什伯顿成功放飞,标志着中国临近空间探索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基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光启打造了一个全球创新共同体,这是凝聚世界各地的创新者们共同把“未来”带到现在并持续把“未来”交付给每个人的全球性创新组织,是一个不断将“科幻场景”与“人类梦想”变为现实的“未来梦工厂”。

  建全球创新共同体

  光启倡导“正面思维、自我激励,拥抱挑战、追求极致,勇于担责、乐于分享”的企业精神。刘若鹏认为,要探求神秘的未知领域,不光是要坐在实验室,更要做到创新、技术、市场、推广、品牌的良性互动。

  这种良性互动有助于激发活力。通过设立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这种新型科研机构,助力创新DNA自由生长。这是光启适应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以“三发”一体化为研发模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重大契机。一方面,抢占超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制高点,率先制定超材料技术相关标准,规避超材料产业贸易技术壁垒;另一方面,也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

  目前,光启正以资本、股权和联盟关系为纽带,进行协同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利用基金的股权投资,做强做大相关产业。光启发起创立超材料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早中期超材料相关领域企业,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成立超材料产业联盟,密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和拓宽应用领域。

  光启主张走国际化道路,并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10月,光启入股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海容通信集团;2016年5月初,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孵化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成立,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以色列设立科技基金及孵化器,总投资3亿美元;2016年5月底,光启在新加坡设立亚洲创新总部……

  “未来梦工厂”实践家刘若鹏正把目光投向未来,带领着他的光启团队在广阔蓝天下飞扬青春、抵达梦想。(彭魏勋 赵鹏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