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87年赵忠贤(右)在自制的烧结YBCO的炉子边与黄玉珍的工作照
1987年9月,第三世界科学院Salam院长授予赵忠贤(左)TWAS奖
1992年前后,赵忠贤在实验室工作中
“千万不要说我还在科研一线工作,这不符合实际!”赵忠贤在接受采访时一再说:“超导研究经常要自己磨样品,在毫米量级甚至更小的材料上接引线,这些活年轻人才能做。我现在眼花了、手抖了,就算在显微镜下也做不好。所以不能说我在第一线工作,千万不能!”
他还秉承一贯的风趣幽默跟团队成员们开玩笑说,在老年痴呆之前他还能帮着你们出出主意,探讨一下科研方向,一旦发现他出现了老年痴呆的前兆必须马上提醒他闭嘴。
从前几年开始,赵忠贤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年轻人把握科研方向和营造好的科研环境上。他说:“虽然超导研究的两次热潮我都赶上了,而且也都做出了成绩,但仔细分析我也错过了好多机会。我希望将自己的这些经验教训分享给年轻科研工作者,让他们能少走些弯路,取得更大的成绩。”
到现在,赵忠贤还带着四名博士生,因为他实在喜欢年轻人,喜欢跟他们交流,听听年轻人的想法。
“我鼓励实验室里的年轻人什么都可以做,不怕失败,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赵忠贤说,他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经做过和铁基超导体的结构相同的材料,只不过用的是铜。“铁具有磁性,不利于超导,所以我压根没往那上想。现在回过头来看,思想应该再解放一些。”赵忠贤说。
他的团队成员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晓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赵忠贤很幽默,大家都爱跟他聊天。赵忠贤对超导历史很熟悉,他不仅记得像元素组成、超导温度这些重要参数,很多超导体他随口可以报出发现年代、发现者的名字。他还常常跟团队成员包括学生们分享名人轶事,“再带着点科学家八卦什么的”,让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时把知识给记住。
在大家的眼中,赵忠贤就是个带着东北口音的逗趣老爷子,而在他自己看来,只要这些年轻人觉得“这个老头还不错”他就挺高兴。
中国物理学家以老带新坐热基础研究冷板凳 | 2014-01-12 |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赵忠贤院士:在坚守中跨... | 2014-01-12 |
超导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四十年专注一... | 2014-01-12 |
冷用斌:享受探索的快乐 | 2014-01-12 |
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 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 2014-01-12 |
屠呦呦再创“第一”,中国女科学家还远远不够 | 2014-01-12 |
赵忠贤:超导领域的“中国符号”(图) | 2014-01-12 |
一辈子都在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图) | 2014-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