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80后院士”王泽山: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
//www.workercn.cn2017-01-1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科研创新不走寻常路

  王泽山坦言,他不喜欢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他时常教导研究团队:“一定要有超越意识,不能一味地跟踪国外的研究,简单地仿制研究,要做出真正有水平的研究成果。”

  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创新精神贯穿在他60多年的科研生涯当中。

  1954年,19岁的王泽山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选择了全校最冷僻的火炸药专业。

  上世纪60年代末,学校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系统,作为全校第一个使用计算机且最早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专家,他将计算机技术和诺模图设计原理引入火药教学、科研和火药装药学体系中,发展了“解析设计”“表解设计”和“诺模图设计”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上世纪70年代末,王泽山写出一部50万字的《发射药的应用理论》,陈述了一种新的装药技术和新的设计计算方法。

  在那以后,王泽山迎来了他科学研究的大“爆发”。

  1985年~1990年,王泽山率先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为消除废弃含能材料公害提供了技术条件。该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1995年,王泽山通过研究发射药燃烧的补偿理论,发现了低温感含能材料,并解决了长贮稳定性问题,明显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含能材料的低温感是当时国际上难以攻克的尖端技术,该技术获1996年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96年~2000年,他发明了含能材料的高能量密度装填方法,提高了发射装药的输出功率。

  2000年到现在,他又再次发明了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解决了国际军械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并建立和发展了相关理论体系。该技术获2015年国防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和2016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除了这些重大技术发明外,王泽山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样也是沉甸甸的。他撰写的14部学术著作、百余篇研究论文,为我国发射装药学从相对单一的学科体系向火炮、弹丸、火药和弹道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80岁高龄仍坚持在科研一线

  王泽山说:“在科研上不要使巧劲,不要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科学要实在,不要浮夸。选定目标不要轻易放弃,遇到问题不轻易放弃。”

  “选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做学问的要点。王泽山的选题原则是“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

  曾有一段时期,王泽山同时研究含能材料设计与装药设计两个方向,然而因精力有限,最终他舍弃了材料设计,而是以装药设计作为自己的主体研究方向。

  在199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后,王泽山的目光又瞄准了新方向。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精力都还足以支撑自己攀登新的研究高峰。这一次,为解决新的世界难题,他整整花费了20年。

  成为院士之后,社会工作容易牵扯太多时间和精力,王泽山一直很清醒:“自己这一辈子,除了还能做火炸药研究这一件事,别的都不擅长。我的生活已经跟科研分不开了。一旦离开,就会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在王泽山的生活里,从来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即使现在80多岁了,他一年中依然有1/2的工作时间是在试验场地。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

  很多实验尤其是弹药性能的验证过程都必须在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野外进行。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深入一线亲自参加实验。

  令研究团队成员堵平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们去内蒙古做实验,当时室外温度已达零下27摄氏度,就连做实验用的高速摄像机都因环境条件太恶劣而“罢工”,可王泽山却和大家一样,在外面一待就是一整天。一天的实验做下来,堵平这样的年轻人都感觉疲惫不堪,王泽山晚上还要核对各类实验数据,反复查找实验过程有无疏漏之处。

  20年来,王泽山带领的科研团队完成82个课题,培养了100多名博士,很多人已经成为科研中坚力量。

  本报南京1月9日电(通讯员 杨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