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醉心集水农业三十载
李凤民 为着旱地绿色来(知识分子风采·走进自然)
在兰州大学旱地农业生态定位试验站,李凤民教授正在观察牧草的生长情况。本报记者 柴秋实摄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意味着什么?
有人会告诉你,这是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而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民眼中,这一线西北,就是占全国土地面积过半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是他30多年来醉心研究的领域。如何用生态学思路化解旱地农业难题,是李凤民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寻找的答案。
提高山间川地或低坡地生产力,增强山下农业生态系统“造血”能力
驱车从兰州市区出发,记者和李凤民教授一起前往兰州大学旱地农业生态定位试验站。
坡陡弯急的山路因为下雨变得泥泞不堪,从市区到试验站所在的榆中县中连川乡,90公里车程花了3个多小时。李凤民却挺高兴,在年均降水不足300毫米的大山里,雨水总能孕育更多希望。
沟壑连绵,黄土漫漫,严酷的自然环境,极大限制着农业发展。
李凤民心痛地说,长期以来,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耕作习惯和人口压力急剧增大,这些生态脆弱的区域不断受到开荒垦殖的破坏,造成风蚀和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加剧。在黄土高原,他曾亲眼见过无节制开垦、过度放牧和极限樵采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加剧。
“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生态恢复方面,国家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起了巨大促进作用。”李凤民表示,除此以外,还应提高山间川地或者低坡地的生产力,达到增产增收,这样能让大量生产活动从山上转移到山下,增强山下农业生态系统的“造血”能力,“如此,位于山顶和山脊的生态脆弱区也能有喘息之机,进行更适应自然规律的自我恢复”。
在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关于如何解决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上世纪80年代,李凤民的老师——赵松岭教授敏锐地意识到,解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必须回到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上。
“在西部做生态研究,先要解决民生问题。”李凤民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生态恢复和生态保育,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以集水农业为核心的雨水高效利用思路,为旱地农业大幅提高单产奠定了科学基础
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大幅度降低人口对土地的利用强度,从而缓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使退化的生态系统得以休养生息并逐步得到恢复——从这一思路出发,李凤民及其团队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以集水农业为核心的雨水高效利用思路,为旱地农业大幅度提高单产奠定了科学基础。
中连川乡野韭川村的村民孟克勤没想到,祖祖辈辈都很难在山上种好的玉米,在自己手里竟然长得这样好。
在这个海拔近2500米、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小山村里,农民们第一次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不仅是玉米,我们的小麦每亩年产量从过去的两百斤提高到现在七八百斤,变化大着呢。”孟大叔说。
这离不开李凤民教授和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侵蚀、生产力低而不稳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缺水。“黄土高原大面积远距离调水的可能性很小,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又十分贫乏。”李凤民介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就地人工富集天然降水,将富集的降水用于农业生产,这就是集水农业。
“现在地里的粮食够吃,玉米啥的多了还能拿去卖,大家谁还去山上开荒啊?”在孟克勤看来,如今山顶上撂荒的土地多了,大山重新变绿了。
“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温度升高、降水减少,这一趋势的直接后果本应该是严重的植被退化。”李凤民告诉记者,统计数据却显示,在我国的半干旱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增加显著:从1978年的25%增加至1998年的29%,2010年达到46%,目前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
“旱地农业作物基本是一年长一茬,研究也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
2015年11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二十六届院士大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鉴于在旱地农业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李凤民获得2015年度农业科学奖。
“我就是个农民,我的研究也离不开土地。”李凤民告诉记者,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最终必须要回归土地、指导实践,不能在实验室里“种论文”,“旱地农业作物基本都是一年长一茬,所以我们的研究也必须按照这样的自然规律进行”。
在兰州大学旱地农业生态定位试验站,记者见到了李凤民的几位研究生。在学生眼中,李凤民是一位严师。“前两年,李老师身体不适住院了,躺在病床上还在改我们的论文。”博士李明告诉记者,每个研究生的论文,李凤民都会修改3稿以上,一字一句密密麻麻标注。
在这个包括宿舍、实验室、厨房在内,只有10间小平房的试验站里,学生们要自己生炉子、做饭,网络会时断时续。
“那些学生都是要下地干‘农活’的,年龄大的带小的,日头再大也得坚持,苦得很呐。”试验站租种了孟克勤家的几亩地,所以他时常会在田间看到正在做试验的学生。“再苦,也是有本事的人。”孟大叔说。
李凤民告诉记者,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优化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布局,可以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的输出能力,并保持系统弹性,维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促使其成为兼具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的蓄水池或稳压器,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柴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