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到现场
“山地灾害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能只写论文。”崔鹏说,国家真正遇到问题时,如果拿不出解决办法,科研工作者是于心有愧的。现实中减灾最需要的东西,往往也是科研上最亟须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
崔鹏认为,在认识过程机理的基础上,必须要不断研发减灾防灾的新方法新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去验证。实践验证中出现的新情况,又能为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提出新课题,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又支撑方法和技术的持续改进。“不断进行‘理论—技术方法—应用验证’的螺旋式发展,才能使学科发展和国家减灾工作有机协同。”
“灾害发生后,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崔鹏说,到了现场,首先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利用知识和技术帮助抢险救灾。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希望在现场获得第一手数据,比如通过观察灾害遗迹,反推当时的动力过程和成灾特征,深化对灾害基本规律的认识,为未来灾害做好预测和风险评估。“灾害很可能二次成灾,除了当下的应对,最重要的是对灾害的预见。”
“承担‘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的项目,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崔鹏说,通过对沿线国家灾害防治工作的研究,能够使得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减灾领域开拓新的空白研究区域,研究更加复杂和更具挑战的前沿科学问题,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除了对眼下的工作不敢有任何松懈,崔鹏还在时时刻刻思考未来学科的发展。“要把单一灾害防治朝着综合减灾纵深推进,做到对灾害风险的预知和预防,就不仅要求在科学上对灾害规律有更深的认识,还要与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交叉结合,提供可操作的系统解决方案。”
“国家付出了很多心血栽培我们,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回馈社会,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解决实际问题。团队里的每个科研人员都很拼。”崔鹏的心愿很简单,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努力来管控灾害风险,把人们承受的损失降到最低。
科研“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学生们提起崔鹏,都说老师“特别严格”。对于文章中的每个字句,甚至标点符号,崔鹏都会细细推敲。有一次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灾害形成和运动过程,在很多学生看来,模型“差不多”了,但是崔鹏觉得科学研究“差不多”就是“差很多”,要求做到绝对精细化。
“为什么我对学生这么严格?我始终觉得,学生阶段对人生非常重要,要尽可能多学一点知识,不仅仅是发几篇论文就行。只有打好牢固的基础,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崔鹏说。
“以前泥石流专业确实算冷门学科,报考的人不多。随着社会对灾害防治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加入这个领域。”崔鹏带的学生不多,在挑“苗子”的时候,除了对学生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进行考查,他更看重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崔鹏还会对青年科技人员实行总体规划,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兴趣商定科研方向和目标,还为每个课题配备一位资深科学家,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项目高质量完成,还能实现知识与研究经验的传承,确保团队的人才建设有效衔接。
“我经常鼓励学生参加野外工作。野外是天然的第一实验室,通过对实地细致考察,才能对灾害特征有深刻认识。不管他们以后做理论研究,还是研发技术方法,甚至工程应用,都会受益无穷。”崔鹏说。(刘诗瑶)
李小文 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图) | 2014-04-29 |
涞源汉子卢伟:泥石流淹没铁轨 冒死拦停火... | 2014-04-29 |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许强:攻克特大山洪泥... | 2014-04-29 |
王钦军:让大地和人类更亲密 | 2014-04-29 |
209 卢伟 | 2014-04-29 |
“邓诸葛”巧治“泥石流” | 2014-04-29 |
李鹏程车组夺取全场冠军 | 2014-04-29 |
特岗教师桑磊:大山深处的希望(图) | 2014-04-29 |
姚檀栋:情系“冰心”守净土(组图) | 2014-04-29 |
“泥石流院士”崔鹏:建功山地灾害防治第一线 | 2014-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