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他的大脑里,有枚名叫“行动”的芯片
//www.workercn.cn2017-07-03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先做好眼前的事”

  从大脑联想到电路,这样的“跳跃”,对这位乐于试错的学者来说,已不是首次。只要是感兴趣的,尤其是没做过的,哪怕错了他也愿一试。

  而换专业,算是他又一次尝试。吴华强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学系,毕业后他选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美期间,吴华强决定转学微电子专业。“当时得知一位微电子方向的教授在做半导体材料方面的课题,他需要一位有材料学背景的学生。我一看挺感兴趣,于是就去了。”

  从零开始,又在博士阶段,不觉得之前的积累浪费了吗?“一开始可能会落后一些,因为毕竟有人一直在这个领域,但是我有别人从来没有的材料学基础。这个理解,别人拿不到。”吴华强说。

  无论遇上什么,他总愿往好处想。似乎在吴华强这儿,就没什么难事。圆圆的脸好像能散发光芒,学生都说他是“正能量担当”“自带能量包”。他却不知道什么是“能量包”,只是信奉行动的力量。“先做好眼前的事,总会有人愿意帮助你,总会有惊喜出现。”他说。

  2009年,回国后的吴华强,走上了母校的讲台。对初来乍到的“青椒”来说,忙着发论文、做实验是惯常的节奏。可吴华强却带上套袖、拎起了涂料,“混迹”于施工队。他戏称,那时的自己,看起来像个“工头”。

  他在干嘛?原来,吴华强任职没多久,就被派恢复所里“微纳加工平台”的运行。一听是这事,吴华强立马答应了。他对科技日报记者说,留学时常看到很多共享科研平台,面向全校所有人员和校外的科研团队及企业开放。但当时国内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很低,资源更多集中于经费充足的团队。

  “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平台,share with everyone(和所有人一起共享)。”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专心搞起装修,小到涂料,大到实验设备,都一手操办。加工平台一建就是4年,这中间吴华强没发一篇论文。回想这段“空窗期”,吴华强只淡淡地说了句“那时没想太多,就想赶紧把事情做好。”

  采访当日,他带着记者参观平台实验间。“喏,大家都能用这里的设备,多好!”吴华强指着一群来自校外的实验团队,咧嘴一笑。

  行动本身就是馈赠

  自成果发布后,N多“求合作”的邮件扑向吴华强,其中不乏巨头企业。闪亮的橄榄枝飘过,他却出奇地淡定。“不是我不动心,而是在等待全部ready的时刻。”

  “全部ready”——这是吴华强的成果转化论,即不仅要技术ready(成熟)、还要ready产品、团队、市场、资本等一系列要素。这套“吴式观点”源自他早年的创业经历。

  早在读本科时,吴华强就琢磨起了“产业化”。不到20岁的理工男,懵懵懂懂地觉得“研发产品得懂点管理”。于是大二起,他开始辅修管理学。到了美国,他依旧得空就去“蹭”各类经管课。

  为了“真刀真枪感受企业运作”,博士毕业后,他应聘到硅谷顶尖的半导体公司(Spansion)。而后的3年,他逐步做到了主任工程师的位置,负责公司最重要的项目(45纳米NOR存储器芯片的工艺集成)。但再多的认可,在吴华强看来依旧“比不上亲自转化一项技术。”

  把成果转化为产品,这是吴华强的夙愿。这位“行动派”不愿把成果只“摆”在论文上,他说“产业化才是技术的归宿”。

  于是,2008年他辞职踏上回国的飞机,那一年吴华强30岁。“都说三十而立,是时候做点事情了。”他了解到一种能大幅降噪的手机麦克风,便想把这项技术推向市场。“当时国内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感觉很有前景。”

  可吴华强没想到,等到深圳做调研时,他才发现通常麦克风成本只要0.5元,而自己的产品是0.5美元。“有的手机利润都不足10元,怎么可能用这么贵的配件?”对市场预估的不足,让销售走入困境。

  虽然“出师不利”,但这次创业让吴华强体会到产业化的不易,为下一次“破土而出”积蓄能量。

  康奈尔读博、硅谷工作、回国创业、清华任教……近20年的时间,他像踩在“风火轮”上,冲到每个待办事项前“打钩”,而这样的节奏还将延续。

  回看过往,他的经历有些“另类”,相比“按部就班”读博、进站、做科研的学者,他似乎有点“低效”。但他不这么想,正如吴华强所说:“无论结果如何,过程中,行动本身就是一种馈赠。”(许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