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为天眼选址
踏遍了西南山区洼地
南仁东1945年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1963年,他以吉林省“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8年,南仁东自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真空机超高频技术专业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到吉林省通化市无线电厂工作。
十年之后的1978年,他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成为天文学家王绶琯的门下弟子。硕士毕业后,他留在了当时的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工作,并继续跟随中科院院士王绶琯攻读博士。1992年,他晋升为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并任博士生导师。
在南仁东的学生和同事们看来,他20多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建设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上溯到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与会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就向同事们提出,“我们也要建设一个”。
作为FA ST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自1994年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FA ST的工程概念起,南仁东就一直负责F A 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最终目标是建成具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 A S T的选址要求特别严格,要找到一个能放下超大反射面的天然大坑,还要符合F A S T建设的诸多要求,这非常困难。建设这个射电望远镜的地方,需要有一个数百米大的被山体围绕的山谷,而且这里的山体还要挡住外面的电磁波。
为了找到能满足建设条件的位置,从1994年开始,国家天文台专家就利用遥感等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合适的区域,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几乎踏遍了中国西南山区的所有洼地,有些荒山野岭连条小路都没有。
最终,南仁东选择了贵州省平塘县金科村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这个洼地刚好能盛起差不多30个足球场面积的FA ST巨型反射面。
南仁东曾对到访F A S T建设基地的人员介绍,从洼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多方面考虑,这是从300多个候选洼地里选出来的。在他看来,这里是地球上独一无二、最适合F A ST建设的台址。
在提出建设FA ST的构想之初,为筹集足够资金,他简直成了一名推销员,无论国内外的大会小会,他逢人就推销这个射电望远镜项目。他曾自嘲,“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
记中建二局FAST工程的建设者(高清组图) | 2016-09-26 |
天眼之父南仁东:大国重器 深探苍穹(组图) | 2016-09-26 |
“天眼”里的年轻人(图) | 2016-09-26 |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 | 2016-09-26 |
缅怀“天眼之父”南仁东 梦圆时他却离去 | 2016-09-26 |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 | 2016-09-26 |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魂向天际觅“蝉鸣... | 2016-09-26 |
缅怀南仁东:曾舍高薪回国 一年工资等于国... | 2016-09-26 |
南仁东:大窝凼里的“中国梦”(图) | 2016-09-26 |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 用20余年打... | 2016-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