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人民日报:个人努力如何突破“关系重围”
——城镇化进程的中国思考之二//www.workercn.cn2014-02-13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提升中小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除了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更重要的是规范分配规则、营造公平环境

    春节过后,一个段子在微博上流传,“未来几天,又将是秀兰、翠花、桂芳、大强、二饼、狗剩们陆陆续续变回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的时候了”。在今天的流动中国,人们身份转换的频率大大加快,各种身份关系更加复杂多元。

    流动性变化的背后,是两种不同的环境和文化。前者是土生土长的故乡,一个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熟人社会;后者则是“高端大气”的北上广,一个彼此相对独立的陌生人社会。在二者的相互切换中,从“秀兰”成为“Linda”不容易, 而要从“Linda”变回“秀兰”可能更难。这几年,许多人先是“逃离”北上广,后又“逃回”北上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于是,一方面是大城市的人才高消费,一方面却是中小城市的人才紧缺。年轻人“折返跑”的背后,有着种种无奈;而中小城市人才只出不进、多出少进的现状,则是亟待解决的发展命题。尤其是,当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明确“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中小城市既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也成为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在此背景下,中国如何形成正常、合理的人才流动?中小城市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内涵和素质。

    “大城市有机会,中小城市要拼爹”。一位北漂情绪化的感慨,折射出一种客观现实:大城市的艰辛,小城市永远不懂;而小城市的关系,大城市也很难解开。相对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人情、关系更浓。开车的人都知道,同样是酒驾,在北京很少有人敢以身试法,在中小城市则可能心存侥幸,因为总能找到关系。许多人回到中小城市工作,发现自己已不适应,因为在一个熟人社会,做事往往讲关系、论人情,个人的努力常常陷入关系的重围。类似的看法或许偏激,却反映了人们对某些现实逻辑的隐忧。

    法学家梅因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北上广处于中国现代化最前沿,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基本上是“陌生人社会”,人情、关系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个人能力的重要程度提升了,没有关系的年轻人也可以找到晋身之阶。相形之下,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小城市,资源更多集中在政府手中,“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这些年来,媒体爆出的“萝卜招聘”、扯出的裙带关系,出自中小城市的比例明显要高。试想,如果有关系,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没关系,草根逆袭只能是镜花水月,中小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在这个意义上,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优势不只是高楼大厦,更在于相对公平的契约关系。反过来讲,提升中小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除了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更重要的是规范分配规则、营造公平环境,用法治思维、规则意识取代地域情结、人情关系。一方面,从市场经济秩序着手,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构建全面开放、自由竞争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从社会法治秩序着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从源头上治理“拼爹”背后的“拼权”现象。

    古人说,“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利益,我们的社会才有活力,中小城市也才会有吸引力。是身份和关系决定命运,还是努力和奋斗创造未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给出了坚定选择。巩固和壮大这一社会进步主流,让个人奋斗突破“关系重围”,让公平正义普照中国大地,才能让更多人看得到希望、摸得到未来、守得住理想、圆得了梦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