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湖北日报:事关风俗的改革应该柔性推进
//www.workercn.cn2014-05-29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安徽安庆市宣布6月1日起推行火葬,致使“多名老人自杀”。安徽省民政厅回应称,老人死亡情况与目前推行的殡改措施没有关系,拖延已久的改革不会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停止。

  殡葬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将方寸地留于子孙耕”也是发展所需,停滞或倒退当然不是出路。安庆多名老人自杀是否真由殡改促使,真相也有待调查。但是,其中问题在提醒我们,既然是移风易俗的改革,就必须正视其中缠绕的乡土情感和社会情绪,情理共用,柔性推进。操之过急、发力过猛、行动激烈,就容易绷断理解,遭遇情感反弹。

  农耕文明高度重视人与土地的关系,土葬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乡土文化基础。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子嗣送终”、“入土为安”视作一种福气和归属。费孝通则说的更为清楚:传统的丧葬习俗被看作是一种“礼”,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压力的结果,更是一种内心的“自觉”。但在从乡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丧葬方式就逐渐从个人领域走向公共空间,它不再是纯粹的私人选择,而要更多地遵从公共原则和国家政策。殡葬改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就在于此。

  从“非土葬不可”到如今“城市全部推行火葬、多数农民都支持火葬”,中国的殡葬改革走了半个多世纪。无论是观念变革上还是现实推进上,成效都已经相当显著。与此同时,这一过程本身也说明,对于火葬的接受和认同,城市与农村有差别,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也有差别。资料显示,安庆市的殡葬改革在安徽全省一直滞后,在2009年火化率还不到10%,位列全省倒数第一。滞后状态要求改革推进有紧迫感、有大力度,而滞后状态同时又显示出这对土葬的执着更为突出,传统观念的变更更为艰难,这可能是包括安庆在内很多地方的矛盾和纠结所在。

  这种矛盾和纠结提出的巨大考验在于,一旦政府只有改革的决心,没有改革的耐心,只有面貌速变的强烈愿望,没有风俗变革的规律遵循,这种乡土风俗和丧葬文明之间,无疑就会形成新的社会冲突,甚至还很激烈。国务院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是“积极而有步骤”、是“提倡”而非强行,充分说明了我们改革应有的态度和方式。

  风俗之事,积蕴千年。它关联传统、关联情感、关联价值,我们常说改革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去旧俗立新风的改革就尤其明显。不是说社会没有变革的共识和愿望,而是说风俗有历史根基、有文化源流,不可指望依靠行政力量一夜之间连根拔除、改天换地,也不可指望所有人、所有地区整齐划一、齐头并进。简单地为乡土风俗戴上封建愚昧的帽子,罔顾复杂现实设定时间表,或者一刀切地大干快上,必要的过程被简化、细致的工作被放弃,反而会让事情更复杂,这样的教训我们已经很多。

  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是以尊重情感、照应现实为前提的。任何一项改革,都讲方向上的坚定与推进上的稳步相统一。传统与现代化的接轨,也是一个艰苦长远的过程。我们以对当下和未来负责的态度,以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让乡土风俗平和流畅地汇入现代文明大潮中,避免冲突和悲剧带来转型的阻碍、改革的挫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