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充分彰显传统节日的内涵,给孩子留一份文化记忆,需要政府牵头,民间组织积极参与。
童年记忆,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艾草包粽子,妈妈会在睡梦中为小孩的手腕缠五彩绳,还有肚兜、艾草和菖蒲……可如今,超市除了开卖粽子,在城市里很难找到端午节的其他痕迹。媒体呼吁,挖掘节日内涵,让端午节“活”在当下,给孩子童年留一份传统文化记忆。(5月31日新华网、6月2日《新京报》)
传统节日,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无论是对于孩子成长,还是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每逢节日,我们看到的是高速路上的旅行、舌尖上的吃食,原来丰富的文化内涵、礼仪性活动几乎荡然无存,传统节日正遭遇着“空心化”的文化危机。
要利用好中国的传统节日资源,就需对症下药。传统节日之所以遭遇“空心化”危机,三个方面的原因不可忽视:一是传统节日根植于农耕文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必然随之变迁;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塌陷;三是应试教育偏移了教育的本质,造成了传统节日内涵的代际传承割裂。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两点:一是要回到原汁原味的节日传统记忆,已经不可能了,只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二是要充分彰显传统节日的内涵,给孩子留一份文化记忆,除了需要时日之外,单一的代际传承路径已经不够,需要政府牵头,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结合城市生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才可能重新延续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命。
孩子对传统节日的记忆,一开始并不是文化,而是在参与中怀恋温馨与欢乐,在期待与回忆中品味。因此,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而是在密切的人际互动、欢乐、亲和、追思中潜移默化的。遗憾的是,一些地方为了“拯救”传统节日文化,却走上了另一种急功近利,代表多于普遍,形式大于实质,除了起到提醒传统节日存在的作用之外,由于缺乏基础,传承与拯救的意义十分有限。
在城市化让社会从“熟人社会”转型为“陌生人社会”的背景下,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最有效的路径,一是“从娃娃抓起”,至少要在节日的那几天,融风俗与礼仪于欢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并吸收家长参与亲子互动,填补其代际塌陷与断裂;二是从基层抓起,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等积极行动,通过公共文化活动,在复活仪式的同时,密切人际关系、亲和睦邻;三是从传媒抓起,通过营造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来强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促进人们的自觉。
每一种文化都需要积淀成一道生活中的风景、一种美好的记忆。时代变了,挖掘传统节日内涵,还必须与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相结合。比如,一些学校举办小朋友设计的小电子龙舟家庭赛,一些社区举办的包粽子、艾草家庭园艺布置赛,一些地方在公园里举办的端午诗赛,一些艺术家举办的传统节日行为艺术,等等,都是好的形式,需要固化下来形成代际期待与记忆,而不能基于一时兴起偶尔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