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今想参与慈善或公益活动,真的是越来越容易了。近来,依托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随手献爱心”的“微公益”活动触手可及。至少在手机这端的可视界面看来,就是手指在屏幕上稍作运动,外加支付上少许的金额,互联网技术就能载着我们一份绵薄的心意,飞向需要它们的人。
这些“微公益”项目最大的吸引力,大概就在于它让它的购买者愿意相信,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慈善的大海。但问题是,我们的整个慈善公益事业,真的会因为献爱心越来越容易,就提高它的整体水准吗?未必。
上周,国内知名“大善人”陈光标先生再度把他的“善意”传递到了大洋彼岸。很多人在目睹此番善举后,却感到了不适和困惑。首先,这种不适,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目睹一个敢于大尺度作秀的人,在那边尽情忘我地发挥时的感受没啥两样。其二,很多人感到,陈光标在组织、实施此次慈善宴会的过程中,没有遵守一些现代意义上的慈善行为本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比如,无论如何,捐助方都应当站在被捐助方的角度和立场,让他们在承接善意、善行的过程中,受到最起码的尊重。
那么,什么是最起码的尊重呢?比如,在陈光标此番慈善宴会的现场,当流浪汉们要进场之前,其在当地的合作方“救援使命”的执行总裁便对媒体记者再三强调:流浪汉们过会儿要进场了,请给他们尊重,不要拍他们的脸,很多人不愿意被拍到。诚然,对于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慈善组织来说,“救援使命”不过是秉承了慈善事业运作的基本理念。但若将视线拉回国内,在我们身边,给予受助者最起码的尊重,至今仍是一个亟待广而告之、需要加以强化的观念。换言之,这一点还没有进入我们的常识,成为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则。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这个原则呢?因为很多慈善领域的实践已经一再告诉我们,违背了尊重受助者这一基本原则的善行本身,很多时候反而是一种更大的伤害,而且,它无助于慈善成为一项长久且可以持续发展的事业。
这几天,有一个名为“为明天,一起善行”的体验式公益行走活动在上海举行。报名者将先后参与到“视觉障碍体验”、“肢体障碍体验”和“手语交流体验”等环节的活动中。活动发起者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我们这些习惯了方便的现代生活的“正常人”,可以感受一下残障人士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与艰辛,学会更细致地理解、关爱残障人士。这个活动背后对于慈善内涵的深刻把握,恐与前述“救援使命”对媒体记者的再三提醒,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帮助他人之前,尊重和平等的换位思考是一切善意开始的前提。在现代慈善事业的实现中,即使是最简单的一个传递工作,其中也有很大的学问:默契、信任和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一样都不可少。但如果在我们的慈善之举中,没有融入最起码的同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共情”)和尊重,那么无论我们掌握多少技能或资源,都实现不了慈善的本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应该错过任何一次将X光投向慈善举动的机会。因为只有我们越较真,越得慈善之要领,整个社会的慈善水准才会越高。只有慈善的水位高了,包括不尊重受助者这样不应该犯的错误才不至于一错再错。应当取而代之的,是在尊重的基础上,使暂时身处困境的人因慈善之助力,获得可以在不远的未来自力更生的基本能力。基于换位思考的造血式“助人自助”,而非仅仅是想当然地给钱、给物资,是现代慈善值得去努力追求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