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之际,昨天,与会代表用一天时间,考察了我市9家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分属不同行业,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各自领域里,他们敢想敢做,敢为人先。在不断挑战自身的同时,成就了一个个过去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他们身上,迸发出南京创业创新的强劲活力。
从白手起家创业到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从只身下海打拼到并购欧美同行,从“排不上号”的小微企业到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写下一个个创业传奇的优秀民企已成为南京产业创新转型的主力军、“领头羊”,苏宁、雨润、三胞、润和等佼佼者,以一个企业撑起了一个产业链,其实力即便放在国际视野中,也堪称城市竞争力的一张名片。
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民企早已不是“小作坊”式的零打碎敲、低端制造,而是日益成为整个经济的创新引擎、市场主体。环顾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生活起居,从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到家装设计、旅游出行,凭借对市场敏锐的触觉,民营企业不仅全方位占领市场,而且不断创造着新的市场、产品和服务,每天都在更新着公众的生活体验。
在“高精尖”技术领域,众多民企更是当仁不让,江苏润和软件与IBM合作建立软件谷IBM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在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及智能分析方面的技术能力已跻身行业领先;南京高新区的聚隆科技研发的“高性能尼龙专用料”,已应用于国内多条高铁专线,公司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想别人想不到的事,干别人做不了的事”,南京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话道出了民企的“创新DNA”。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在谈到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时说,“企业家崛起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崛起,是我们中国的未来。”这句话,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同样适用,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优秀民企,早已成为深圳、杭州等城市产业层次、发展潜力的标志,应对当前宏观经济“新常态”,南京经济无论是增长还是转型,一个最重要的增量和潜力,就在于更多民企的健康运行和快速成长,在于全社会创业创新智慧和活力的充分释放。
去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4%的GDP和68%的投资总量。但在我市,民营经济对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只占了41%和54%。这说明,南京民营经济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潜力。面对早已今非昔比的市场环境,扶持民营经济跨越发展、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政府观念、服务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做好市场“裁判员”,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真正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为企业松绑,为企业服务,在解决融资难、税负重、人才缺等民企普遍反映的难题上谋实招、出实策。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要求,市委、市政府已制定并即将出台推动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跨越发展一系列重大举措,期待着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从观念到行动、从放权到让利,为民企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让企业唱好市场主角,唱响更加精彩的南京创业创新时代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