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提出投入大量资金把中国的部分优秀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这个被称为985工程的计划可以说是中国的教育梦。这些学校修建了先进的实验室,邀请来了世界著名教授,并且做了许多其它的尝试和探索。遗憾的是,这些国内名校离世界一流仍有差距,在世界上的排名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在科研方面也依旧落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很多大学,学术腐败也一直存在。
很多人认为国内大学之所以落后于世界名校,是因为目前的体系中有很多阻碍因素。譬如,这些大学是公立学校,和政府关系密切,导致学校运作容易变得官僚而死板,而教授们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在官僚体系下,大家都过于在乎排名、成绩和数字。比如说一个教授的表现不在于来自同事同行的评价,而是在于他发表文章的数目。这类考核标准导致很多学术腐败现象。教授治学不认真,学生的抄袭现象可能就会更严重。学校如果缺乏宽松诚实的学术氛围以及优秀的学生,就很难吸引优秀的研究员和教授来到校园。他们即使来了也很难做出成绩。
另外,这些985工程大学绝大部分的生源是通过高考选拔的。但是,高考体系无法为学校带来最满意的生源,即最适合并愿意做学术的学生。但是社会又不放心把录取学生的权利让给教授。他们觉得如果取消高考,中国精英将垄断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中国最好的学校,尤其是北大清华,就是因为这些利益的矛盾一直无法推动大学进行更彻底的教育改革。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现在以精英教育而著称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在一战之前要比现在的北大清华差很多。这两所大学最初建立是为了培养传教士,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变,他们逐渐变成了贵族学校。大学成了贵族学生的游乐场。学生们都是校友们的孩子,大部分时间不是喝酒就是打橄榄球。他们来到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学术,而是把学校当做一个可以和其他贵族相互认识的社交地点。在科研方面,当时的哈佛耶鲁也远远不及欧洲的大学。因为教授没有权力,所以学术得不到重视。但同时,美国出现了一些学术氛围更加浓厚的新大学,如芝加哥大学等。这让哈佛耶鲁开始拥有危机感,并担心如果不及时改变自己,就会被淘汰。
为了更具有竞争力,他们决定模仿欧洲大学的教育体系。学校实施教授终身制体系,并给予了教授们更多的权力。教授有权力选择学校的行政人员,也引入入校考试等更严格的学生选拔方式,对学生的学术要求更严格。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来自校友们的抗议很大。有几十年的时间大学和校友一直处于对峙、对抗的状态,经过不断磨合才最终出现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大学体系。如今这个大学体系吸引了最优秀的学生和教授,哈佛和耶鲁大学也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
北大和清华不会办成第二个哈佛,但是否可以借鉴哈佛和耶鲁大学的经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显然,北大和清华目前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国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出国读大学,去美国读高中的学生的数量每年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参加高考学生逐年减少。即使参加了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不少人选择放弃北大清华,而去香港大学或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就读。北大清华在社会关注度高的高考统一录取方面很难有所动作,但是在目前的体系下依然有一些选择学生的空间,例如自主招生和录取外国学生。北大清华可以适度扩大外国学生的录取名额而不至于引起太多的社会关注,这样有助于能够提高校园的多元化、开放度和学术水平。另外,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社会的自由度原本就在逐渐增加,大学教授也会逐渐争取到更多的权力与自由度。虽然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我们相信北大清华等学校发生改变只是时间问题。
北大清华如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并帮助中国社会变得更具有创新性?我认为,他们应该走精英教育的道路,并拥有更多自由空间。如在招生方面,他们可以像现在的哈佛耶鲁一样,吸引中国最有成就的学生。但这也会给社会带来副作用,其中最大的代价就是会严重影响教育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