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9月1日是开学第一天,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山里,只有一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恩施市龙凤镇大龙潭村杉树湾教学点迎来新学期,6岁新生刘欣怡在这所空旷的学校开始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从2008年起,这所学校的学生不到10人,从教36年、53岁的谢世魁老师独自承担起所有的教学任务,一直坚守到今天。
大山深处,简陋的教室、清贫的生活、一个人兼顾着教学生活各种琐事,谢世魁就这样坚守岗位很多年。这样的老师无疑值得尊敬,这样的情怀也感人肺腑;但是,就教育本身而言,这样的环境适合孩子成长吗?这样的坚守真的有意义吗?
儿童进入小学,就等于步入了“模拟版”的小社会,除文化知识外,还要学习社会常识、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孤岛中,孩子没有可交流的同龄人,没有玩伴,只有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孤独;而在教学上,即便老师水平很高,孤军奋战也不可避免会与时代脱节,教学设施购置、课程更新等也多是奢望。“孤岛”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进外面的世界,在自我认知与融入社会上都可能面临巨大的挑战。
实际上,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山野,小学空壳化的现象已非常普遍,杉树湾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而已。有教育研究报告显示,2010—2012年间,中国平均每天就有63所农村小学消亡。这其中有实行集中办学、过度撤并学校的因素;但2012年9月,国务院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可此后,农村小学消亡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缓解。现实情况是,一些教学点还未等到撤并就已自然消亡,或者如杉树湾一般,成为两个人的学校,苦苦坚守。
农村小学空壳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决定的。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子女随迁导致生源减少;而家境较好的农村家庭,也更愿意选择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小学就读,加剧了生源流失。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越不投入,越留不住学生;走的人越多,就越要撤并,造成恶性循环。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在政策上早已有了可行的模式,如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寄宿制学院,建立学生集体上学安全机制等。但在现实中,这些办法都为农村家庭增加了额外的费用,如何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加大对困难家庭的帮扶补助是当务之急。
如杉树湾这样两个人的学校,是不该坚守的坚守,让人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