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昨日有媒体报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拄着拐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大批后排的学生却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
本来是一条不怎么起眼的新闻,却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只因为新闻呈现出了反差巨大的两幅画面:院士与研究生,老人与年轻人,站着讲课与趴着睡觉,的确十分扎眼。但在对此评头论足之前,有一些基本的新闻事实还有待厘清。比如舆论一边倒批评睡觉大学生之后,有当事人发微博上叫冤,称吴良镛院士作报告时基本没人睡觉,反倒是此后的学生代表发言空洞无物,才有听讲学生打瞌睡。另外,仅有的几张学生睡觉照片都未能反映出整个大会堂内的情况,“一片片”倒下的描述是否站得住脚,也值得拷问。总而言之,媒体报道是否有偏差之处,有待解释。
若院士报告、学生睡觉的事实成立,学生的态度首先就是不对的。有报道称,讲稿是吴老准备多日自己写的,92岁高龄还坚持站着作报告。与这位台上的老者相比,台下呼呼大睡的年轻人显然还缺点尊重。当然也有人为学生开脱,称报告枯燥无趣、没有吸引力,学生睡觉也是难免的。从报告内容来看,吴良镛院士主要从其生平出发,朴素务实地讲了一些人生感悟,其中并没有太多官话套话。退一步说,哪怕对内容好恶可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枯燥无趣”也不能为“睡觉有理”正名。有很多知识本就是枯燥的,否则做学问为何要“学海无涯苦作舟”?以有趣与否来判断有益与否,这不是可取的治学态度。
一场报告会是否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首要一点,就是作报告的人与听报告的人是否能“对上号”。因此,笔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有睡觉的权力,但应有不参加的权力。按理说,愿意来听吴良镛院士报告的大学生或社会人士,肯定不止大会堂所能容纳的6000人,要是这些人在场,他们会打瞌睡吗?而实际上,这场报告会恐怕并非自愿报名前来,而是学校组织而来。真正有兴趣的人没机会来,没啥兴趣的人不得不来,才出现睡觉的尴尬一幕。出席报告会的人数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来的人是否都带着一颗期待的心而来,而不是无奈被迫才来,这一点组织者最该反思。
遗憾的是,从小到大,从学校到社会,我们参加的种种报告会、讲座,相当一部分都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学校、单位组织动员必须参加,不参加的甚至要扣学分、扣工资、取消评奖资格等。在这种机制之下,参加者不过是人到心不到,睡觉、看闲书自然不在话下。无论是台上作报告的人,还是台下听报告的人,甚至是幕后的主办方,都将其看作一场大家心知肚明、互不揭穿的秀,根本不在乎受众愿不愿意参加、有没有收获,这才是最可怕的结果。
反过来看,实际上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听众爆棚、气氛热烈的讲座,也许主题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共同点是都可公开自愿报名,充分赋予公众选择权。因此,这场尴尬的院士报告会当给我们一些启发,屡见不鲜的“被参加”、“被听课”应尽早休矣,与其强迫那些“要我参加”的人到场,不如让“我要参加”的人有机会亲临现场,才能让作报告的人更有动力,听报告的人真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