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钱江晚报:重现运河盛景,非得京津冀复航吗
//www.workercn.cn2014-10-31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没几个月,京津冀三地有关部门近日决定,将联手打通京杭大运河的“龙头”部分“通州-香河-武清”段总长120多公里的部分,以供船只进出北京城。规划称计划2017年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能够实现“坐船去北京”,理想当然很美,但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所言:“京杭大运河很难实现全线复航。”这规划遭到和他一样不少文物界、经济界人士的反对,原因有三:

  第一,首先主要是水源问题。京津冀复航段运河,需要可持续补给的大量水源。元明清时期,北方运河之所以保持畅通,主要是因为沿途有大量河流注入。尽管如此,古代为保证运河航行通畅调用了大量生活用水,据史料记载,在济宁以北部分,运河甚至对农业灌溉造成了一定影响。现在华北地区连灌溉尚且缺水,且农业、生活用水量不断加大,请问水从何来?指望海水淡化,成本肯定是高的,并且是否污染当地淡水资源也尚未可知。如果指望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南水北调的退水将增大污水量、污水通过处理扣除回用水量后排入河道,以此增加作为航运用水的话也不现实。南水北调的水进京津后到底有多少能供运河泛舟?又能供多少吨级的船只航行?成本又会是多么巨大?想想都不现实。

  第二,全线复航经济价值不大。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说,北段大运河再次成为交通大动脉、承担货物流通功能的可能性比较小。现在陆路交通十分发达,水运除了运输建材等,又有多少吸引力?而且水运虽然成本低,但前提是需要河道畅通,在水源前景不甚明朗的前提下,河道能畅通到什么程度亦是未知数。如果水量很小,只能通客船,又有多少经济价值?

  第三,如果恢复全线通航,会不会破坏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京杭大运河今年已跻身世界文化遗产行列,此次争论已几十年的复航规划能出台,可能也与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有关部门觉得仅留北段不通航是条不完美的尾巴有关。但就大运河保护而言,应尽可能完整地保护遗产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尽可能保存原有河段设施。天津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一位工作人员说,“大运河属于活态遗产,如河段需要拓宽深挖,需按照有关管理要求,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沟通取得一致后才可执行。”大运河北段丧失通航功能已经有相当久远的年头了,现在通航需要进行大规模清淤,可能会改变河道的基本形态,破坏河道完整性,这可能违背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作为通航千年的黄金水道,大运河河床之下埋有许多沉船等遗迹。如果要复航发掘,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勘探工作,否则可能会对文物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河段虽然航运中止,但许多历史文化遗址仍然存在,这些都是值得珍惜的文物古迹遗产和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啊。

  有时,残垣断瓦也是一种历史,谁能说沧桑近一个世纪的北段运河古道不是一种历史?难道非要违背自然规律让它复航?(项向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