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斌:“团团伙伙”坏了政治规矩
——祛除官场坏习气之四
官官勾结、权权交易,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山头主义……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显示,这些团团伙伙的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问题不容小觑。
团团伙伙是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江湖帮派文化的产物,一些人却乐此不疲。他们把权力当私产,大搞选边站队、亲疏远近;谋人不谋事,整天琢磨拉关系、套近乎、抱大腿。更有甚者,对内笼络身边人、组建“个人王国”,对外网罗亲朋故友、同学同乡形成关系圈,打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此,就在于信奉“朝里有人好做官”“进了圈子才算进了班子”,或则谋求圈子庇护的安全感,或则寻求团体谋私的超能力,为此不惜突破政治规矩、纪律,失底线、踩红线。(全文阅读)
赵强:“逢迎拍马”害了同志关系
——祛除官场坏习气之三
“领导没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领导没尝我先尝,看看饭菜凉不凉。”听上去有些夸张,却活灵活现描摹出了逢迎拍马的官场坏习气。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它的周围,总会聚集起一些“忠实”的拥趸,有的是对权力有所求,有的是对权力有敬畏,还有些纯粹是“习惯成自然”。正是诸如此类的溜须,惯出了部分干部的“官场毛病”,也异化了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别人对自己逢迎拍马,甚至有人对此还心存警惕和反感。但是,伸手难打笑脸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浸染,一些干部在不知不觉中放松、放任直至放纵,从心有抵触到见怪不怪,从半推半就到欣然接受,最终,对各种恭维体贴话很是受用,对各种可心周到的特权服务心安理得,对各种巴结奉承习以为常,没有了反倒觉得少了点什么。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投之。一些人瞅准了这一点,仰领导鼻息,看领导脸色,往往领导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极尽逢迎拍马之能事,甚至只要领导高兴,不惜说违心的话,干昧心的事。在相互需要的情境中,在心照不宣的氛围里,双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全文阅读)
纪东冲:“沽名钓誉”扭曲名利观
——祛除官场坏习气之二
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
一些领导干部制造“偶遇”,无非是想宣扬自己低调、务实、节俭,彰显转作风成效,但“偶遇”太多、刻意做作的本身却泄露了秘密。事实上,从请人给自己代写文章,到频频制造“偶遇”新闻,不论宣扬的手法怎么变,给自己造势的意图没有变,沽名钓誉之心没有减。前些年,有的地方评选“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杰出青年,竟然局长、处长纷纷占主角,追名逐利可谓无所顾忌。(全文阅读)
詹勇:“四体不勤”是种特权病
——祛除官场坏习气之一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这如同一面镜子,愈发折射出不良习气、不正之风的危害。
比如,机场贵宾厅关闭后,有人就犯了难。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全文阅读)